自动指纹识别关键算法的研究

来源 :青岛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ic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信息化、智能化与自动化的高速发展,传统的身份识别技术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应用中准确性、快速性的需求,取而代之的是基于信息处理技术的现代生物识别技术。其中,指纹识别以其所特有优越性质,已成为应用范围最广的生物识别技术之一。尽管自动指纹识别技术的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但是由于信息的飞速膨胀,如何准确、快速的识别指纹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自动指纹识别是通过综合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计算智能等多领域知识,自动处理指纹图像中相关的特征信息,来判断指纹身份的生物识别技术。在分析和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对指纹识别过程中的图像增强、特征匹配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设计并实现了集成本文研究成果的自动指纹识别系统。(1)为了尽可能地保留指纹纹理信息的同时减少噪声的影响,借助小波变换的多分辨率分析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的指纹图像增强方法。该方法通过小波多尺度分解,将原始图像分为频率不同的子图,然后根据各频率子图信息与噪声含量不同的特性,对低频子图进行方向滤波,对高频子图进行降噪处理,将处理后的小波系数重构得到初步增强的指纹图像,为了进一步突出细节信息,再对指纹图像进行反锐化掩膜后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在增强指纹的纹理信息的同时滤除噪声,从而较好的改善了图像的质量。(2)针对指纹匹配过程中基准点定位不准确与耗时太长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基准点定位的指纹匹配算法。该算法借助指纹图像的中心点,构造局部细节结构,并在此结构上利用全等三角形原则求取基准点,然后将所有细节特征转化到极坐标中,利用可变界限盒的方法进行匹配。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所确定的基准点较为准确,而且耗时缩短,有效地提高了识别率与执行效率。(3)在详细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本文的自动指纹识别系统,集成了本文所有研究成果。该系统能够直观地展示用户操作的处理结果,较为方便、实用,为将来的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量子信息学是由量子力学和信息科学结合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量子力学中的非局域特性和态叠加特性在理论上保证了量子信息处理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因其具有经典信息学所无法比
在目前的市场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嵌入式产品,而性能却良莠不齐。市场上的价格也是有高有低,其中开发成本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当一个产品需要更新换代、升级的时候,多数的已有平台
协作通信利用空间分集原理,使单天线节点之间彼此相互协作和共享资源,形成“虚拟多天线阵列”来实现分集增益。不仅能够对抗深衰落信道,而且解决了由于用户节点携带多天线的
全光再生技术可以克服电域再生技术中因光-电-光(O-E-O)转换带来的电子瓶颈,增加系统的容量,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重构性,降低系统管理的复杂度和成本,它是未来全光网络的关
雷达辐射源信号识别是目标识别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雷达对抗信号处理中的关键技术,是指在对截获雷达信号分选预处理的基础上,提取出信号中的特征参数。通过对这些特征参
井下排水系统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排出井下积水的重任。本文根据平煤八矿二水平热水仓泵房自动化改造的工程项目,综合应用计算机通信网、传感器和智能控制等
超宽带技术(UWB)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种新型无线通信技术。超宽带信号不需要载波,以纳秒级甚至亚纳秒级的窄脉冲携带信息,具有很高的传输速率,并且按照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对
近年来立体显示技术正经历着一个加速普及的发展阶段,目前的三维显示技术主要基于左右眼视差的原理,需要同时显示两幅图像,相应地对显示驱动电路提出了更高要求。本论文对三
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被认为是未来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3GPP LTE已经采用OFDM技术作为下行链路的关键技术。但是OFDM对同步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