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表达性写作对大学新生焦虑情绪的干预效果以及情感卷入水平在表达性写作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大学新生适应量表以及人口学变量问卷随机抽样调查500名大一新生的焦虑情绪及适应状态。从中筛选焦虑得分高于一个标准差(焦虑总分≥97分)、自愿参加实验的被试81名,随机分为高水平情感卷入写作组、低水平情感卷入写作组和无作业对照组。写作组为连续三天写作作业,三次写作完成后再次测定焦虑水平以及一个月后第三次测定;对照组不参与写作作业,但进行三次不同时间的焦虑水平测定。然后比较三组焦虑情绪测定的前、后及一个月后测量结果。结果:1.大学新生焦虑水平在性别、居住地、有无写作行为上差异不显著。2.适应状态在性别、有无写作行为上差异显著,在居住地上差异不显著。女生在人际、学习、情绪及适应总分上显著高于男生。有写作行为的学生在人际、学习、择业及适应总分上显著高于无写作行为的学生。3.大学新生焦虑水平与适应状态呈显著负相关。4.表达性写作对大学新生焦虑情绪干预效果显著,高水平情感卷入写作组和低水平情感卷入写作组被试在实验结束时和一个月后焦虑情绪均显著低于对照组。5.高水平情感卷入写作组一个月后焦虑情绪显著低于低水平情感卷入写作组。6.不同写作效果的个案文本体现不同的认知加工方式、叙事方式、归因方式及情绪变化等。结论:1.大学新生焦虑水平与适应状态密切相关。2.表达性写作能有效改善大学生新生焦虑情绪。3.情感卷入水平是影响表达性写作效果的重要因素。4.表达性写作效果影响因素包括情感表达,认知加工,还可能与个体差异包括归因方式、叙事方式、共情能力等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