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筑是社会历史、经济、文化、政治、技术等多个层面的物质载体,任何一栋建筑都无法独立于时代而存在,建筑的思想与潮流可以忠实地反应时代前进的脚步。二战后,现代主义建筑“国际式”风格迅速席卷全球,很好地在短时间内解决了人们的居住需求,但随之也造成了一定的社会问题如风格过于统一、传统文化丢失等等,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欧美发达国家兴起了各式各样的全新的建筑思潮,但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出了对“国际式”风格的抨击与反思,葡萄牙则兴起了著名的建筑学派——“波尔图学派”,该学派半个世纪以来一直在积极地探索现代建筑本土化的方法,并且也取得了不少的成就,波尔图学派当中最为著名的代表人物是费尔南多·达沃拉,其后是西扎,时至今日,德·莫拉已经成为了该学派的重要传承人物,与此同时,他的建筑思想也受到了密斯、巴拉干等一众著名建筑师的影响。文章通过横纵向对比、总结归纳、细节剖析等手法系统地研究了德·莫拉的建筑理念以及设计手法,经过论证,我们可以得知德·莫拉的建筑思想可以从“地域”、“极简”、“真实”三个方面进行理解:他的作品是“地域”的,建筑会在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层面上与所在场地发生充分的联系,发生联系的手法也是多种多样、别具一格的,他会让建筑充分地融入到场地所体现出的自然特质中,也会让建筑自如地呼应当地传统文化,他总是能创造出从环境当中“生长”出来的建筑;他的作品是“极简”的,无论在何种情况之下,德·莫拉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思考,在进行构思时,建筑目标的实现总是他的首要考量目标,建筑的形式选择、空间塑造、细部处理以及材料选择等要素都是简约纯粹的,并且可以很好地解决建筑矛盾,满足使用功能;他的作品也是“真实”的,他认为“建造”是建筑当中唯一值得客观讨论的重要部分,建造思想应当贯穿于设计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建筑当中的每一个系统都应当是逻辑自洽的,建筑技术的使用不应局限于“传统”或“现代”,这一系列手法的使用都应当是创造一个“好”的建筑的必要条件。德·莫拉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与30年兢兢业业的建筑创作最终赢得了业界的认可,他不随波逐流,永远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思考,并且巧妙地寻找到了一条现代建筑葡萄牙本土化的发展道路,葡萄牙的社会历史背景以及德·莫拉的成功经验对于建筑行业仍在快速发展的我国来说仍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希望本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中国建筑师的创作反思,为中国建筑的健康发展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