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层治理方式的现代化是近代中国政治制度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区域史的视角对近代楚雄地区基层政治的变迁做细化研究,用楚雄的事例来阐明近代国家权力向基层延伸和渗透的历程及影响。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前言主要对本文的研究领域、选题依据、研究的价值意义及与本选题有关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归纳。第一章主要介绍了近代云南团练的兴起对楚雄地区的影响。首先从云南全省的角度对近代团练的兴起原因、兴起时间,所担负的职能及演变历程进行了梳理,之后着重交代了团练对楚雄地区所产生的影响,对近代楚雄基层政治变迁的背景有一个整体把握。第二章着重梳理了清末新政期间楚雄地区警政和地方自治的推行情况。通过对新政中关于警政和地方自治政策由上至下的层层梳理,对警政和地方自治在楚雄地区的推行情况作了考察。第三章主要对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至民国十八年(1929年),楚雄地区地方自治的推行情况以及地方保卫团局的形成和在基层社会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梳理。第四章将民国十九年(1930年)至云南和平解放(1949年)的楚雄基层政治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分别论述了此一时期楚雄地区基层政治的演变历程。在前一阶段,楚雄地区一面积极推展地方自治,一面重新调整基层的自卫力量。在县以下建立了区、乡(镇)、闾、邻自治组织和地方自卫制度,初步实现了基层社会行政和自卫的分离。抗日战争爆发后,楚雄地区的基层政治开始进入第二阶段,政治控制取代了政治参与,乡镇转变为基层的行政机关,以保甲为主导的政治控制成为这一时期的基层政治的主色调。结论部分简要回顾了政治控制与政治参与对近代楚雄地区产生的实际影响,揭示出了近代楚雄地区基层政治由团练到团保再到保卫团及区乡自治和保甲的变迁历程。阐明了近代以来,伴随着国家权力的向下延伸和渗透,国家对基层社会的控制力的不断增强,基层社会行政机构及人员不断走向正规化和官僚化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