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生存论美学思想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liuda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存在问题是海德格尔哲学思想的逻辑起点。通过对存在被遮避的批判,海德格尔揭示了回溯到存在之本义是扭转现代思想困局的一条可行道路。形而上学的本质规定确立了现代性的本质,即对象化直观世界的方法,这种方法把存在者存在看作使人之存在的余晖,从而使真理之显现走向隐没。海德格尔正是从这一立场出发,主张向存在之真理回溯,回归质朴与混沌存在境域。这一境域不是人之存在的残羹冷炙,恰恰相反,是存在者之存在逼迫着人之存在与其遭遇,从而让存在者共同在此。按照海德格尔的解释,存在不是什么东西,不同于存在者,而是此在把自己交托、敞开、出离到存在者之中去的那种心物一体的境域关联。一切存在者包括人在内的存在者只有进入澄明之境,才能作为存在者显现出来,并获得本质。因此,只有从此在特殊的存在方式出发,才能获得开端和原初。海德格尔正是从人在世界中存在的本体论思路出发,为我们重新阐释世界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在海德格尔看来,只有当此在沉迷于心物一体的审美境域中,天地万物才能在在澄明之境中获得其真正的本质;只有此在与万物都回归到自身那里,审美的家园才真正的敞亮出来,存在者也才能不断地现身。对于海德格尔来说,只有揭开此在生存的奥秘,人才能臻达心物一体的审美家园。只有从此在的特殊存在方式出发,此在生存的原初和开端才真正切近不断超越的审美境界。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海德格尔的生存论美学,第一次把自身的的建筑基地从美学思辨概念的逻辑起点中拉回到人在世界中存在的此在生存中,正是在此在生存的不断超越中,人获得了自身存在的主动性,实现了诗性生存的可能性。在此在生存中,人之所以能够超越他自身,就在于此在赋予了人类自身选择、决定自身生存状态的命运和去向。人能否实现此在生存的最高审美境界,决定于此在是否“在世界中存在”,不回答这一生存的基本问题,任何试图从有限的审美家园进入无限的审美境域都将是一座空中楼阁。只有奠定了诗性生存的生存基础,此在才能在大道之言说、诗意之呈现和艺术之真理中超越主体的羁绊和限制,实现富有诗意的审美生存,从而将“在世界中存在”的基础坚实性和不在场的仍在远方的世界万物融合到一起,实现本源生存的最高境界——“人诗意地栖居”。海德格尔的生存论美学不但是一种“在世存在”的自身关怀,同时也是一种指向审美理想的生存境界。只有当活生生的生存与审美理想相融合,生存也才本真地把握住自身,把握住此在。任何不切实际地把二者进行切割,都将伤害诗性生存的审美内涵。仅仅是“在世存在”,生存就将流于困顿;只有审美理想,就会使生存变成一种空想。只有二者充分地融合,此在之生存才会真正地充满活力与生机。正是在这一基础之上,海德格尔的生存论美学使美学回归到它的本体论基础上,为拯救现代性的缺失找到了一剂良方,那就是使万物复归它们的本位,包括人本身,如此此在之生存才能走向天地神人的四方游戏,走向和谐共生的生存境界。本文提出的海德格尔的生存论美学思想,就是要从海德格尔对西方哲学对存在之遮避的批判出发,来探讨生存论美学中的存在之本源,从而奠定海德格尔生存论美学的存在论基础。而生存论此在的展开,则是海德格尔生存论美学的内涵与方法的具体展现,凭借这种展现,海德格尔给出了诗意栖居的本源秘密,而语言的道说、诗性的智慧与艺术之真理则是生存论美学的深化。通过这样的深化,海德格尔把我们带向真正的诗意栖居的审美家园。
其他文献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维·苏·奈保尔(1932-)是一位印裔英国作家。他是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作家之一。奈保尔的作品与其人生经历密不可分。他的祖国是印度,出生在加勒比地
研究了共沉淀法制备Au—NiO/TiO2甲醇制氢催化剂,考察了甲醇自热重整和水蒸汽重整制氢反应条件如反应温度、氧(或水)醇比等对甲醇转化率、氢气产率和二氧化碳选择性的影响。研究
盐岩的低渗透性能保证储库的密闭性;良好的蠕变行为和损伤自我恢复性可保证其力学稳定性,以适应储库压力的变化。因此,盐岩已被公认为储存天然气的理想场所。鉴于我国能源的
<正> 菜豆(Phaseolus vulgaris L.)起源于中南美洲。籽粒用的普通菜豆传入中国(大约16世纪)后,产生了失去荚壳硬壁的基因突变,形成了食荚菜豆。菜豆适应性强,在温带、亚热带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证券市场的作用和影响力正在不断地提高,上市公司作为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有序地发展成了保证我国证券市场发展乃至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