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液相—固相法合成银—硫化锌异质结纳米棒或纳米线以及碱式氯化铅纳米线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t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过去的几年中,纳米材料的形貌以及尺寸备受关注,它们在发光二极管(LED),太阳能电池,光催化,生物标记等领域都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在众多的纳米材料中,一维(1D)的半导体异质结构的纳米材料,例如纳米棒和纳米线因为具有可调的纵横比和载流子限制效应,这种独特的性能可能产生新颖的光电特性,从而在电子器件制作等领域中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因此已经引起了人们强烈的研究兴趣。到目前为止,通常采用气相和液相的方法如溶胶-凝胶法、沉淀法、水热法、溶剂热合成法来控制合成一维的纳米材料。同时,未来一维纳米材料的制备主要考虑的是,纳米材料的合成成本,性能以及其环境是否友好等方面。因此,探索最佳新的合成方法来合成高质量的一维纳米材料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并且具有挑战性的课题。本论文主要包括了以下两个部分的工作内容:在第二章主要介绍了以银纳米晶为种子成功诱导生成了单分散性好、品质高并且尺寸以及形貌都可控的银-硫化锌异质结纳米棒或纳米线。通过改变反应条件,例如反应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银纳米晶的粒径,可以控制银-硫化锌纳米棒或纳米线直径和长度(直径在5-9nm范围内,而长度则可以达到18-600nm不等)。银-硫化锌纳米棒或纳米线的界面是由银纳米晶的(200)面和硫化锌纳米棒或纳米线的(101)面共同组成的,其中硫化锌纳米棒或纳米线沿着(101)面方向优先生长的。通过对银-硫化锌纳米棒的光致发光性能和寿命的研究,我们发现银纳米晶能够增强硫化锌的辐射率。同时我们发现通过改变银纳米晶的尺寸,可以用来调节银-硫化锌纳米棒的荧光强度。当以粒径为5nm银纳米晶作为种子时,银-硫化锌纳米棒或纳米线的量子产率高达30%,与硫化锌纳米晶体系比较显示了更为优越的光学性能。在第三章同样采用溶液-液相-固相法制备形貌均一、并且单分散性好、品质高、可规模化的一维Pb(OH)Cl纳米线。用乙酰丙酮铅和氯化铅为原料,然后选择油酸、油胺混合表面活性剂在十八烯中成功制备出高质量的Pb(OH)Cl纳米线。在合成Pb(OH)Cl纳米线的过程中,我们注意到混合表面活性剂的比例和反应条件(包括反应物的比例、反应温度等)都会对所的产物的尺寸以及形貌产生影响。通过TEM、HRTEM、XRD、SAED表征其形貌和结构。高分辨显示Pb(OH)Cl纳米线是沿着(111)生长的。X射线衍射结果与高分辨的结构一致。所得纳米线的直径在80-600nm之间,长度可达数百微米。当以Pb(OH)Cl纳米线为前体时,注入S、Se、Te硫族前体,通过腐蚀破坏Pb(OH)Cl纳米线的结构这一路径来合成单分散性好、形貌均一、并且有一定自组装行为的铅的硫属铅化合物PbE(E=S、Se、Te)纳米晶。
其他文献
<正>我国新课程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对初中英语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英语教学为初中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对于学生奠定良好的英语基础有直接影响。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
神话具有直觉、传承、异态、适时等特点。汉代神话经过政治自觉,出现多态性,完善了以龙为帝王象征的感生神话,形成了太一为中心,神仙、神圣、神鬼合流一体的神话体系,以及阴
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IT-SOFCs)阴极材料Ba0.6Sr0.4Co0.9Nb0.1O3-δ(BSCN)。利用XRD对该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室温下阴极材料BSCN成立方
目的:对MRI与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准确性以及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1年10月-2013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经临床手
近年来,随着国际治理、区域治理的发展以及国家管制模式由"统治向治理"模式的演变,软法也相应地受到了学者们的重视。通过区分形式软法与实质软法,对于软法的定义、软法的结
目的考察透皮促渗剂对肤康祛斑凝胶的主药熊果苷体外经皮渗透的影响。方法对优化后的肤康祛斑凝胶处方,以大鼠离体皮肤作为渗透屏障,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凝胶中熊果苷经皮透
董仲舒和韩愈的儒学文化观具有不同的特色。董仲舒需要整合百家之学,而韩愈面对三教合流的历史趋势;董仲舒主张尊孔,韩愈提倡尊孟;董仲舒侧重于立道,而韩愈侧重道统的弘传;董
基于1965—2015年数据,利用变参数模型,对中国碳排放EKC拐点的存在性及变化趋势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碳排放与人均实际GDP之间的关系可分为2个阶段,1970—1989年不存在EKC
本文在综述水滑石(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 LDHs)的结构、性质、合成方法及其应用现状的基础上,研究采用离子交换法组装钙黄绿素插层水滑石,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