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拉拔Ti50Ni47Fe3形状记忆合金棒材显微组织、拉伸和记忆性能的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shen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进一步提高Ti50Ni47Fe3形状记忆合金的力学性能和记忆功能,本文采用冷拉拔工艺制备了Ti50Ni47Fe3合金棒材,并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示差扫描量热法(DSC)、电输运测试系统(Electrical Transport Testing System)、洛氏硬度计(HRC)和万能电子拉伸试验机,系统研究了冷拉拔棒材的显微组织结构、力学性能和记忆功能,以及热处理对冷拉棒材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为其在工程上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冷拉棒材的中心和1/2半径两个区域的显微组织比较接近,而边缘区域晶粒比较细小,且晶粒大小均匀,形变孪晶密度较高。棒材经500℃热处理后,棒材边缘区域首先开始发生再结晶,随热处理温度继续提高,再结晶增强,同时先形成的再结晶晶粒也发生长大,尤其是在棒材的1/2半径和边缘两个区域。当温度提高到750℃,拉拔棒材整个截面的显微组织变得更加均匀一致,晶粒为等轴状,晶粒内的孪晶密度大大降低。  冷拉Ti50Ni47Fe3形状记忆合金棒材内的形变孪晶为{112}类型,位错形态主要表现为缠结和胞状结构,且在一些晶粒内存在Ti4(Ni,Fe)2O氧化物粒子,在这些粒子周边产生了较宽的弹性畸变区以及由此引发的高密度位错。当热处理温度≤500℃,晶粒内的孪晶密度、形态和分布与冷拉拔态接近,密度仍较高,孪晶较宽,界面不平直,存在弯曲现象,且每个晶粒内的孪晶分布基本沿相近的取向。在500℃时,晶粒内以及孪晶内的位错密度稍有降低,位错排列形成了位错墙以及由此所产生的亚晶;当热处理温度为600℃时,孪晶变细,密度下降,且可以看到晶粒内的孪晶分布出现了多个取向;温度达到700℃后,晶粒内无孪晶的晶粒数目增多,孪晶密度明显下降。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晶内和孪晶内的位错密度继续下降,在750℃时,在晶内观察到细小退火孪晶的形成。  当棒材的热处理温度≤500℃时,随温度提高,屈服强度缓慢下降,但都高于冷拉拔棒材的强度,保持在585MPa以上。当温度为550℃,屈服强度下降幅度增大,达到13MPa,之后随热处理温度继续提高,屈服强度连续缓慢下降,当温度高达850℃时,屈服强度仍保持较高的水平,为535MPa。经500℃保温30min空冷处理的冷拉拔棒材,随着预变形量的增加,形状恢复应变εsrs和恢复力增大,逆马氏体转变开始温度As(/)先提高,到9%预变形量时达到最大值,随后降低。因此,经6~10%应变范围进行预变形的冷拉拔棒材在10%预变形量时既获得了最高的恢复应变和恢复力,又保持了较宽的热滞(As(/)-Ms)。
其他文献
零部件的载荷谱可以为零部件的设计提供数据支持,由于缺乏载荷谱,旋耕机设计中很少考虑零部件工作时循环载荷作用下产生的疲劳损伤问题。本文设计了旋耕机工作载荷测试系统,用该测试系统对旋耕机工作载荷进行了田间试验,并在实测工作载荷的基础上编制了载荷谱,为旋耕机的设计提供理论数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载荷情况分析及贴片位置确定。针对旋耕机实际工作情况的特殊性,确定采用应变测试的方法,通过万向节上的扭矩载
学位
燃气企业电气设备运用环境较为特殊,这对于电气设备管理要求较高.燃气企业要想实现自身的长足发展,必须强化对电气设备管理,提高设备运行的效率,降低其安全隐患发生的几率,确
在北京通州大稿国际艺术区内,有一家并不起眼的饭店——独享厨房。虽然该饭店于2013年9月开业,但是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该饭店就已经实现了月净利润数万元。  独享厨房:两“特”让其与众不同  规定特殊——只做熟人的预约生意  独享厨房的最令人感觉到特殊的地方就是老板定下的两条规矩:  一是,只做熟人的生意,即每拨客人当中至少要有一名老板的熟人,如果没有熟人引荐,老板是不接受预约的。  二是,只做预约
上转换蓝绿光目前在光通信、光纤传感、高密度数据存储、三维显示、激光医疗等民用及军用领域显示出极大的应用前景。到目前为止,除了在氟化物玻璃基质中实现了上转换激光的输
本文以可溶性金属硝酸盐为反应物,以乙二胺四乙酸为络合剂,采用改进的溶胶凝胶法(Pechini法)制备Bi系超导厚膜。通过调节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细致的研究了制备Bi2Sr2CaCu2O8+δ(Bi2212)厚膜的实验工艺;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所制备的Bi系超导厚膜的c轴外延特性;最后,利用唯象化学热力学和唯象化学动力学分析了Bi系超导厚膜的晶体生长机制。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改进的溶胶凝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