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实际控制人与风险承担行为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s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本充足管制是通过设置资本充足率指标及指标下限来规定银行应该保有的资本水平,降低银行风险。自1988年巴塞尔委员会通过了《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协议》之后,许多国家都对本国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做出约束。但是研究发现,这种资本约束并不必然导致银行风险水平的下降,从而引发了对银行业风险承担行为的思考,即,资本的监管是如何影响银行对资本及风险行为的选择。各国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这种风险承担行为,比如银行公司治理中的代理问题、各国不同的制度环境、金融市场的不完全竞争、贷款质量管理动机等等。本文考虑从实际控制人的角度分析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通过考察不同实际控制人的情况,分析商业银行资产风险的选择是否及怎样受到影响,从而给银行业监管带来启示。本文首先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相关的理论研究进行了梳理,从监管者、管理层和股东的不同角度比较各个理论的研究方法与结论。在整理出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研究发展路径与主要分析范式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方法,从不同实际控制人的角度来分析和解释商业银行对于风险的承担行为。其次,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存在隐性存款保险制度等特有国情,对不同实际控制人情况下的资本约束与银行风险行为做出理论模型的构建与调整。分析得出:从商业银行控制结构看,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利益冲突。存款人与银行以及股东与管理层之间存在代理问题,而在政府以监管者及隐性存款保险承保人的角色出现时,又产生了监管者与银行之间的第三种代理。同时,在中国隐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存在的情况下,存款人没有参与银行监管的动机,这使得在资本约束情况下,银行倾向去从事风险更高的投资项目。当追求股权价值最大化的股东拥有银行风险决策权时,资本监管提高会增加银行的资产风险;当追求私人效用最大化的管理层拥有决策权时,倾向于更加审慎的选择;当追求存款保险价值最小的监管者拥有决策权时,会采取最谨慎的风险行为。再次,基于经典文献和模型,利用1998年至2010年我国86家商业银行的年度数据构建实证模型,从实践上对我国商业银行在面对2004年严格的资本监管要求前后的风险行为进行考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监管工作效果明显,银行风险普遍下降,并且2004年之后资本水平的提高伴随着风险的降低;不论管理者控制还是股东控制的银行,其资本水平与风险大小负相关;系统重要的大型商业银行以及上市银行这类受到监管更为严格的银行,其资本水平与风险承担的大小相关性不显著。最后,结合理论和实证分析的结论,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作出理论与实践的解释,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我国商业银行进行的监管的一些政策建议:坚持资本充足率监管,降低银行业风险水平;资本监管的实施中注重银行治理结构发挥的作用;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长期中构建完善的市场约束机制,短期仍然使用政策干预。
其他文献
坚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广西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广西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融合深度不够、服务区域经济能力不强、企业参与动力不足和机制不
本文运用能够较好刻画金融时间序列极值特征的POT模型对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四大行业指数和深圳证券交易所部分重要细分行业指数的市场波动风险进行了度量。首先文章对风险的概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完成,我国证券市场进入全流通时代,此前受限制流通的国有股、法人股就可在二级市场进行交易。这一方面使得公司大股东与外部中小股东利益趋同,另一方面也
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是高校党员队伍建设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发展党员“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者要思考如何有效地严把党员入口
随着网络和数据库技术的广泛应用,建立高效、快捷的金融信贷决策支持系统是目前高金融界的迫切要求。金融信贷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业务之一,它具有决策复杂,管理困难,风险防范迫切
目的探讨与分析'五心'工作法在肛肠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本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在肛肠外科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
货币政策冲击对投融资有直接的影响作用,经济政策制定部门通过调整货币政策来控制货币供给量,从而对投融资产生影响。这一分析逻辑基于货币政策传导理论。投融资一直是我国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