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的结核病传播及耐药特征分析

来源 :南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sa8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的西藏结核病传播特征分析目的利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分析西藏地区结核病近期传播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和跨区传播情况,为当地相关部门制定防治管理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西藏2006、2009和2010年的结核分枝杆菌菌株576株,通过流行病学调查获取每株菌株的社会人口学信息、临床特征等信息。利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回顾性分析西藏的结核病的传播情况,并分析影响西藏结核病传播的相关因素、跨区传播的情况。结果(1)以5个和12个SNP为界,在540株MTB中分别鉴定到196株(36.3%)和308株(57.0%)成簇菌株。(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010年、痰涂片(+)、北京基因型、RR/MDR均为成簇的影响因子(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无论以SNP≤5还是SNP≤12定义成簇时,2010年(OR5=2.72,95%CI:1.70-4.48;OR12=1.88,95%CI:1.22-2.97)、北京基因型(ORSNP≤5=3.77,95%CI:1.72-9.49;OR SNP≤12=4.91,95%CI:2.48-10.47)、RR/MDR(OR SNP≤5=2.02,95%CI:1.39-2.49;OR SNP≤12=1.69,95%CI:1.17-2.94)均为成簇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3)西藏地区所形成的区外联系(52.1%)略大于区内联系(47.8%),各区内除拉萨以区内联系(66.1%)为主外,其他六个区皆以区外联系为主。(4)不同大小的传播簇簇中初复治病例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10.766,P=0.005)。2c结论西藏结核病近期传播较为严重,其与北京基因型、RR/MDR高度相关,且传播簇的大小与初复治有关。拉萨以区内传播为主,其他各区皆以区外跨区传播为主。第二部分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的中国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特征分析目的利用全基因组测序数据分析中国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相关基因突变谱和主要突变类型及其与菌株基因型的相关性。方法查询并下载NCBI数据库中截止2019年8月前已公开发表的中国结核分枝杆菌全基因组测序数据,利用全基因组数据预测菌株分子药敏结果,统计不同药物耐药相关基因的突变类型,并分析耐药突变类型与菌株基因型的相关性。结果(1)根据分子药敏结果从2019株菌株中鉴定出1122株利福平耐药株,其中1024株(91.3%)为耐多药菌株。(2)1024株耐多药菌株对常用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相关基因主要突变类型分别为kat G S315T(73.2%,异烟肼)、rpo B S450L(63.1%,利福平)、rps L K43R(70.0%,链霉素)、emb B M306V(37.4%,乙胺丁醇)、pnc A_promoter T(-11)C(7.9%,吡嗪酰胺)、gyr A A90V(32.3%,氟喹诺酮类)、rrs A1401G(67.7%,二线注射类)、fab G1_promoter C(-15)T(87.0%,乙硫异烟胺)、fol C I43T(30.4%,对氨基水杨酸)。(3)Geno Type MTBDRplus对INH和RFP的检测率分别为99.1%、90.0%,MTBDRs I对FQs和SLID的检测率分别为95.5%、88.2%。(4)kat G S315T、rps L K43R、emb B M306V、gyr A D94G在L2系菌株中的比例显著高于L4系菌株,fol C I43T仅在L2系菌株中发现;kat G S315T在古老北京型菌株中比例较高,而rps L K43R在现代北京型菌株中的比例更高,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提供了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的中国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对多种常用抗结核药的耐药相关基因主要突变类型,为研发敏感、特异的快速分子检测方法提供了依据;同时也发现多种耐药相关基因主要突变类型与菌株基因型有关。
其他文献
目前海底电缆敷设工程中,海缆埋设化保护已成为海缆的必备保护措施,即通过挖沟机将海底电缆埋敷到一定深度的埋设化保护,可有效地防止抛锚、渔捞的损坏,并能减轻电化学和生物
岩石的流变现象在岩石工程建设里相当常见,对于岩石流变力学特性的研究在岩石工程、地下工程中存在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岩石的流变,特别是蠕变和应力松弛直接关系到岩石工程的长期稳定性,所以必须要进行岩石蠕变与应力松弛力学特性研究来满足当前工程的实际需要。针对微型试件以及流变细观损伤研究领域的不足,本文以微型石灰岩试件为研究对象,以“岩石流变力学特性CT试验研究”为主要研究课题,利用自主研制的微型单轴煤岩试
压电陶瓷是一种可以实现电能与机械能相互转换的重要功能材料,在通讯、计算机等电子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被人们熟知的压电材料是锆钛酸铅(PZT)基压电陶瓷材料,但是PZT陶
2008年5.12汶川地震是由映秀-北川断裂、灌县-江油断裂和小鱼洞断裂共同破裂造成的大地震,这种多断层破裂的复杂的动力学行为使得其地震记录波形呈现出明显的多峰型(双平稳段)特征。已有研究表明,具有双平稳段特征的地震动造成的震害比单平稳段地震动的震害更为严重。双平稳段地震动的工程特性,以及与单平稳段地震动相比其对结构的影响的差异性等问题,已引起了地震工程研究者们的关注。为了揭示双平稳段地震动强度指
第一部分 适配体修饰共载法舒地尔和miRNA-195纳米粒制备及表征目的:血管生成和血管生成拟态在肝脏肿瘤的发生与发展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miR195通过抑制VEGF阻断新生血管,
目的:研究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pORF5质粒蛋白能否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凋亡和促进细胞增殖,提高Ct的感染率,为阐明pORF5质粒蛋白在Ct致
油菜是我国种植的最主要油料作物,具有显著的杂种优势。化学杀雄是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化学杀雄制种中,将具有抗化学杀雄剂(主要有效成分是除草剂)的油菜材料作为父本,父本无需遮挡,可以简化制种程序;同时,该类杂交种可以使用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因此,抗除草剂油菜的选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是资源保护和育种的重要基础工作。本课题组前期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甘蓝型油菜
作为最廉价的能源物质,糖类已被广泛添加于鱼类饲料中,以发挥其蛋白节约作用。鱼类的糖利用能力与其食性密切相关,肉食性鱼类的糖利用能力远低于杂食性和草食性鱼类,但不同食
锂金属因其较高的理论容量(3860 mAh g-1或2061 mAh cm–2)以及较低的电极电势(-3.045 V)而被普遍认为是最理想的负极材料之一。然而锂金属由于其本身高的电化学反应活性以及无
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孕育兴起,高新科技的发展在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和促进人民生活福祉上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精密位移测量技术作为一门与高新科技的各个方面都起着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