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活性氧产生与细胞死亡的叶绿体-线粒体信号途径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hong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是一种受到遗传调控的细胞死亡方式,在各种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动物中,程序性细胞死亡尤其是细胞凋亡(apoptosis)的机制研究得比较清楚,但在植物中,程序性细胞死亡的机理研究还相对有限。此前,本实验室克隆了一个EMS(ethyl methanesulfonate)诱变产生的拟南芥细胞死亡突变体,命名为mosaic death1(mod1)。MOD1基因编码参与脂肪酸从头合成的质体定位的烯酰-ACP还原酶(enoyl-acyl carrier protein reductase,ENR)。mod1突变体中,该基因的突变导致烯酰-ACP还原酶活性和总脂肪含量显著降低,表现出新生叶片黄化卷曲、主花序轴早衰、角果扭曲和植株半矮化等表型。此外,mod1突变体中还存在DNA片段化的现象,暗示mod1中的细胞死亡属于程序性细胞死亡。随后,本实验室通过对T-DNA插入诱变产生的mod1抑制突变体(suppressor of mod1,som)的研究发现,mod1突变体中存在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积累,而线粒体电子传递链(electron transport chain,ETC)复合体Ⅰ(complexⅠ)的活性降低能够抑制mod1中活性氧的积累,从而抑制细胞死亡的发生。  线粒体中复合体Ⅰ的功能缺陷可以抑制由叶绿体中MOD1功能降低所造成的细胞死亡表型,这一结果暗示,在MOD1突变导致的细胞死亡过程中叶绿体与线粒体之间存在信息交流,但叶绿体与线粒体之间的信号转导机制尚不清楚。为了深入研究这一信号途径,进一步了解MOD1突变导致的细胞死亡机制,本研究首先对mod1进行了EMS诱变,筛选并克隆了一系列不影响线粒体复合体Ⅰ活性的mod1抑制突变体,其中SOM410、SOM430和SOM2167编码质体定位的NAD依赖的苹果酸脱氢酶(PLASTIDIAL NAD-DEPENDENT MALATE DEHYDROGENASE,plNAD-MDH),负责催化质体内苹果酸(malate)与草酰乙酸(oxaloacetate,OAA)之间的可逆转化,同时氧化或还原NAD(H);SOM787、SOM812和SOM2073编码叶绿体被膜定位的二羧酸转运蛋白1(DICARBOXYLATE TRANSPORTER1,DiT1),负责将叶绿体内的苹果酸外运至细胞质基质中,同时将细胞质基质中的草酰乙酸和α-酮戊二酸(2-oxoglutarate,2-OG)运入叶绿体中;SOM328、SOM369、SOM2169和SOM2211编码线粒体定位的苹果酸脱氢酶1(MITOCHONDRIAL MALATE DEHYDROGENASE1,mMDH1),负责催化线粒体内苹果酸与草酰乙酸之间的可逆转化,同时氧化或还原NAD(H)。通过遗传与生化分析,发现plNAD-MDH、DiT1或mMDH1的功能丧失可以抑制mod1中活性氧的积累和细胞死亡的发生。由于plNAD-MDH、DiT1和mMDH1都是植物苹果酸-草酰乙酸穿梭(malate-oxaloacetate shuttle,malate-OAA shuttle)途径中的重要成员,由此推测在mod1突变体中携带还原力的苹果酸通过苹果酸-草酰乙酸穿梭途径进入线粒体中,导致线粒体中NADH水平的升高,引发活性氧的产生与积累,从而导致细胞死亡的发生。为了验证这个假设,测定了不同材料中叶片总体苹果酸含量,以及分离出的叶绿体和线粒体中苹果酸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这些材料中苹果酸含量变化与假设一致,说明苹果酸-草酰乙酸穿梭途径确实负责叶绿体和线粒体之间的信号交流。  由于mod1突变体的表型会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而变得更加显著,结合以上细胞器之间信号通路的发现,推测mod1的抑制突变体可能对过量光能具有更强的耐受力。通过测定不同光周期条件下野生型和mod1抑制突变体的地上部分鲜重,发现mod1抑制突变体确实对过量光能有更强的耐受力。  由于携带还原力的苹果酸在动植物中是普遍存在的,哺乳动物中线粒体定位的MDH2与拟南芥mMDH1是同源蛋白,因此可以推测,由苹果酸引发的细胞死亡机制在动植物中是保守的,且MDH2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经苹果酸处理后,HeLa细胞(人宫颈癌细胞系)中活性氧和细胞死亡水平均显著升高,而苹果酸诱导活性氧和细胞死亡水平升高的作用在MDH2表达量降低的HeLa中减弱了。这一结果说明由苹果酸引发的细胞死亡机制在动植物中是保守的,且线粒体定位的苹果酸脱氢酶在其中都发挥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为了探索一种比较好的研究肌动蛋白异型体在细胞中的动态分布和功能的方法,研究 人员选用豌豆卷须的肌动蛋白异型体基因PEAcl,并通过构建肌动蛋白-绿色荧光蛋白融合 基因PEAc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DNA分子标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的各领域, 该研究对RAPD技术和SSLP技术在种子纯度鉴定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并对两种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
背景:  新生突变(de novo mutations,DNMs)在多种散发性神经精神疾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测序成本的降低,基于核心家系的全外显子测序(whole-exome se
该文根据资江流域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结合农林复合经营评价指标体系研制进展,提出了该流域农林复合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按生态、经济、社会三效益同时兼顾的原则,分别给
利用AP-PCR技术检测人基因组DNA指纹,以研究NPC病人的遗传物质改变.通过对比健康无关个体(对照)和NPC病人(病例)指纹图,分析其有差异的片段,同时用DNA池扩增法,即将健康无关
为了探讨CETP基因突变对中国人群血脂水平的影响,我们采用PCR-RFLP技术,利用特意设计的错配碱基引物,在PCR扩增获得的人CETP第15外显子突变片段工工导入了一MSpI酶切位点,根
电力变压器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电气设备。对于变压器来说,有多种参数需要进行监测,包括油温、气相色谱、套管介质损耗等。其中,变压器的绕组变形作为变压器的重要潜在故障隐患需要加以提防,因为一旦变压器绕组变形效应累积会引起变压器绕组的被击穿。本文是以变压器短路电抗作为参数对变压器绕组变形进行在线监测,比现有的离线检测法更为及时有效的发现故障。本文首先推导出短路电抗与变压器绕组变形的关系以及电
采用形态水平上的数量分析方法和分子水平上的RAPD标记技术对矮败小麦群体二向选择四代的子群体性状趋异情况及群体遗传结构变化趋势进行了探讨。 数量分析结果表明:各选择性状均取得了一定的选择进展。进展大小在同一性状不同世代间,同一世代不同性状间,及同一性状不同方向上表现各异,而在不同育性后代间表现趋势大体相同。选择第四代综合性状主成分遗传距离大部分达到显著差异水平,即连续二向选择已使群体发...
电力负荷预测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有重要意义,它在对电力生产、调度、销售制度的制定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同时它也是维持电力系统安全和经济运行重要保障,有效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算法,可以提高预测结果的准确度。电力负荷的规律性与随机性是并存的,未来某刻的电力负荷,与过去的负荷水平、当前的运行状况、预测期的气象因素以及日期类型等密切相关,其中存在大量的线性和非线性关系。对影响大同地区电力负荷变化的因素进行了分
该实验以蚕豆幼功为材料,研究了茉 酸和水杨酸对吞豆气孔运动的影响,及其调控气孔运动的可能信号转导机制.水杨酸和(-)JA能够降低蚕豆幼苗的蒸腾速率,而(±)JA 可提高蚕豆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