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锂电池正以其高容量密度、高循环次数、低衰减的优点被广泛应用和研究。极片是锂电池的核心组成部分,极片干燥是锂电池生产的重要环节。目前,极片主要采用热风冲击对流干燥,存在着传热热阻大、气流控制难等缺点;红外干燥技术有着能量传递直接、易于控制的优点,可以弥补对流干燥的不足。为提高极片的干燥速度、效率及质量,本文通过实验对锂电池负极极片在红外辐射条件下的干燥特性展开研究。自制了实验室极片涂敷装置,制定了完善可行的实验室浆料与涂敷工艺。以红外加热管、电子天平、热电偶、恒温烘箱等设备和器材搭建了实验平台,进行了实验研究。其中,在单一红外干燥实验中,实时测量极片重量、温度,进而绘制干燥曲线、干燥速率曲线和极片温度曲线,考察红外功率、辐射距离对不同厚度涂层干燥过程的影响规律。在热风红外联合干燥实验中,实时测定极片温度。以此为基础进行实验,探究了加热功率、辐射距离、极片涂层厚度、风温、风量等5个因素对干燥特性的影响。在实际干燥过程中,红外与热风对流作用是同时存在的,为探究实际生产中这两种干燥方式的相互影响,本课题也在此方面进行了实验探索。结合实际生产,设计并制作了可同时进行红外与热风对流干燥的实验台。通过分析极片在不同干燥条件下的干燥特性,明确了锂电池负极极片涂层的物料属性,确定了临界含水率与干燥前后厚度之间的关系,并以此提出了锂电池极片干燥过程中临界含水率的预测方法,可为实际烘箱系统的设计、生产条件的调节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