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于药物的控制释放体系的高分子需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加工性和合理的力学性能,同时要能够满足药物控释的多种特殊要求,因此,药物控释高分子材料的设计和制备一直广受关注。目前通过对高分子材料和其衍生物进行制备和改性,很多高分子材料已经可以提供稳定的药物相容性和释药环境,并且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聚酸酐是由脂肪族、芳香族或含有磷、氮等其它元素的二元或多元酸通过酸酐键形成主链的高分子化合物。聚酸酐由于其酸酐键的水不稳定性而表现出遇水则发生水解生成单体二元或多元酸的表面侵蚀性能。由于聚酸酐的药物控释呈现很好的零级动力学,聚酸酐的合成和改性一直是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目前,多种不同种类的聚酸酐已经人工合成了并对其物理化学性质、生物相容性、药物控制释放性能、制剂成型加工方法和药物释放机理等作了大量研究。聚酸酐的合成条件较为苛刻,且保存困难。本论文为了避免这些问题,通过采用光固化法,将不同质量分数比的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DMAPEG)、聚四氢呋喃二甲基丙烯酸酯(DMAPTMO)、癸二酸二甲基丙烯酸酐(MSA)、1,3-(对羧基苯氧基)丙烷二甲基丙烯酸酐(MCPP)在紫外光辐射下发生光引发聚合,得到一系列含有酸酐键的紫外光固化聚醚酸酐薄膜,达到快速合成制备聚酸酐的目的。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cr-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X射线衍射、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表而水接触角测试和溶胀率测试等方法表征光固化反应单体和光固化共聚酸酐的热学、亲水性等物理性质和化学结构,确定不同质量比例的单体对共聚物的物理化学性能的影响。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量制备的一系列聚醚酸酐的药物控释曲线,并对比不同质量比例单体对共聚酸酐的药物控释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MSA能够使共聚物表现出较好的结晶性能、较高的熔点、较长的药物释放周期:DMAPTMO和TMPTA对药物的控释周期基本没有影响,但可以改变共聚物的物理化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