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距离无线TDCS的衰落信道适应技术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pi1980_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变换域通信技术(Transform Domain Communication System, TDCS)是一种具有干扰规避和间隔频谱利用能力的新型无线通信技术。在获取信道中干扰驻留信息的基础上,收发两端生成并利用不含干扰频率分量的时域波形进行信息传输和恢复。由于通信信号和干扰驻留不同的频带,TDCS可实现对干扰的有效规避,是一种基于主动规避模式的干扰抑制方式,对信道中的强功率干扰具有较强的规避能力。同时,TDCS可利用不连续的频带资源。因此,TDCS是实现复杂电磁环境下高效军事通信和利用间隔频谱资源的认知无线电通信的有效技术手段。然而,当进行远距离无线通信时,信道衰落特征及收发端电磁频谱特征的不一致性将严重降低TDCS的技术性能。针对基于平坦幅度成型的TDCS性能对信道衰落特征较为敏感、非理想幅度衰落和相位衰落对TDCS性能影响较大的问题,利用分数傅里叶变换(Fractional Fourier Transform, FrFT)可有效检测线性调频信号(Linear Frequency Modulated Signal, LFM)特征的技术特点,本文提出并验证了基于LFM-FrFT主动探测的编码幅度成型TDCS系统。该系统通过发射LFM训练信号,利用FrFT进行LFM信号进行检测,借以获取信号衰落特征信息,并采用预均衡的方式降低信道衰落特征对TDCS系统性能的影响。针对TDCS系统进行远距离通信时收发端电磁环境不一致性降低TDCS性能的问题,本文提出并论证基于信息交互的改进型TDCS系统。该系统通过建立信令交换信道,收发两端同时估计并传递信道特征信息,借以使得收发两端生成一致的基函数,从一定程度上改善电磁环境不一致性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其他文献
Ad Hoc和传统蜂窝网技术的互补性以及通信频率的不相关性使得两种网络的融合成为可能并相得益彰。一方面,多跳蜂窝网络可以解决Ad Hoc无法大规模扩展和安全管理复杂的问题:另一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支持不同无线接入技术的异构网络融合已成为通信网络的发展趋势,端到端重配置(E2R)就是多无线电环境融合通信的重要技术。其中,基于软件无线电的终
IMS (IP Multimedia Subsystem)是3GPP提出的支持IP多媒体业务的子系统,它的显著特征是采用SIP (Session Initialization Protocol)协议,通信与接入方式无关,具备控制与承载
大规模结构复杂的通信网络系统的管理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越来越困难,尤其是告警的处理。技术人员在面对一堆杂乱无章的告警时,需要快速、准确地判明引起这些告警的根本原因并
在过去的几年里,网络的发展已经远远落后于服务器虚拟化的演变节奏。当前云计算、大数据和分布式等新技术的发展又受制于现有支持庞大协议体系的网络设备。软件自定义网络(SD
近年来,伴随着无线网络技术和消费电子产品的飞速发展,人们更希望能够随时随地获取多媒体信息。嵌入式系统的计算能力也使得在移动设备上实现实时多媒体信息处理逐渐成为现实。
动态资源控制是确保下一代网络(NGN) QoS的重要技术。作为运营商业务提供的最终环节,家庭网络正成为NGN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满足NGN的业务需求,提升用户的服务质量体验,对作为
现阶段所采用的静态频谱分配策略,由于其自身的技术缺陷,往往会导致频谱利用效率不高。为了更加有效提高频谱利用率,近年来,“授权频段”的动态频谱接入(Dynamic Spectrum Ac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