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6—2007年十一年间中国社会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学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计算机技术的普及、网络的迅速发展给设计和设计教育带来了技术与观念上的双重变革。传统的“工艺美术”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与国际接轨的“现代设计”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中国设计教育界的改革运动应运而生。中国美术学院在新的形式面前面临着重大历史性的抉择与改革。面对新的挑战,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学部以市场为指向,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新需求为引导,对专业设置进行了重大的调整,其中一个重要的决决议是装潢系从工艺系分离出来,独立成系,并最后定名为视觉传达设计系。视觉传达系上下团结一致,先后发展了平面设计专业、多媒体与网页设计专业、书籍设计三个专业方向,并完善了三个专业相对完备的教学大纲,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视觉传达设计系同时为本院的平面设计打开了与国际接轨的局面,得益于国内外频繁的学术活动,学术活力得以生生不息。教学质量是办学的生命线,中国美术学院平面设计教育经历了来自“扩招”的冲击;在这样的冲击中,视觉传达设计系始终坚固和完善本科教学,增人数的同时增专业,通过优化师资、大力发展研究生教学来保证教学质量,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本论文从学科建设与课程改革、教师与学生、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探索和学术交流四个方面对1996年——2007年间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的平面设计教育史进行研究。本论文旨在探究平面设计教育的本质与规律,论述了中国美术学院平面设计教育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由工艺美术教育模式向现代设计教育模式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