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新时期以来的文学作品,进城乡下人的形象愈来愈丰富,但作品中呈现最多的往往是他们命运的悲剧性。这不由得引起我们的思考:为什么作家在涉及进城的乡下人这一形象时总是以悲剧性呈现其命运或结局呢?本文从作品中悲剧性人物形象入手,将各类进城的乡下人进行了一个疏理,将其分为通过婚姻交易进城的女性、农裔知识分子、进城打工者、乡下进城的军人四种类型,分别研究各类人物悲剧性命运的表现及其内在精神的实质,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作品中悲剧性冲突的设置的两种类型,即城乡身份差异的冲突和生存规则引发的冲突。本文认为作家对“乡下人进城”悲剧性的设置主要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城乡对照本身存在的悲剧性、作家自身的创作心态、以及文学传统三个方面。通过研究发现,“乡下人进城”的悲剧性叙述丰富了乡下人的形象塑造,拓宽了乡土文学的领域,并且在人物塑造的同时折射出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系列问题与弊端,文学的现实性与深刻性得到加强。但是由于文化心理及作家主体的情感因素的影响,使得作家在设置悲剧性矛盾冲突的同时也存在道德化标准及对于苦难过于渲染等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