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调查湖南地区1990-2009年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的发病情况,分析湖南部分地区口腔颌面部创伤病例的致伤原因、构成比、损伤部位类型,全身伴发损伤等临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湖南地区9家大型三甲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在1990-2009年,20年间收治的5887例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年龄、性别、职业、时间、致伤原因、软组织伤特点,骨折类型、好发部位、神经损伤以及全身合并损伤等情况。结果:1990-2009年共调查病例5887份,其中1990-1999年2731例,2000-2009年3156例,增幅15.56%。颌面部创伤患者男女比例为3.78:1,平均年龄为31.79岁,20~29岁为发病高峰年龄,职业分布上以其他类型\无业最多,占44.30%。交通事故在致伤原因中占55.82%,居于首位。颌面部创伤以多发性骨折为主,占所有病例的42.8%,人均骨折部位数为2.42处。软组织伤部位以上唇最多见,占14.51%,类型以挫裂伤最多见,占79.42%。牙槽突骨折以左上颌牙槽突为最多,占30.50%。颌面部骨折中,下颌骨骨折最常见,占到总骨折数40.32%,其次是颧骨颧弓(37.81%)和上颌骨(17.89%)。下颌骨骨折以髁突骨折最多见,占25.58%,顺序依次为髁突、下颌骨体部、颏部和下颌角。上颌骨骨折以Le FortⅠ型最多,占46.96%。颧骨颧弓骨折中以颧弓骨折最多,占39.73%。骨折类型以闭合性为主,占81.71%,骨折断端形态以明显移位型为主,占72.44%。在骨折治疗上以钛板内固定为主,占总数的74.16%。颌面部神经损伤中,面神经损伤最常见,占65.67%。面神经损伤多为下颌缘支,占30.43%。颌面部腮腺损伤中,以腮腺导管断裂最常见,占69.09%。颌面部创伤最常见的全身合并伤是颅脑损伤(30.02%)、四肢损伤(27.53%)和眼部损伤(14.23%)。结论:1.湖南地区口腔颌面部创伤以20~29岁为高发年龄,男性高于女性,交通伤为主要的致伤原因,近年发病有上升趋势,近10年增幅达15.56%。2.湖南地区口腔颌面部创伤以多发性骨折为主,骨折好发部位依次为下颌骨(40.32%),颧骨颧弓(37.81%)和上颌骨(17.89%)。钛板坚强内固定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3.湖南地区口腔颌面部神经损伤以面神经为主,腮腺损伤主要表现为腮腺导管断裂。4.湖南地区口腔颌面部创伤合并伤以颅脑外伤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