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舒曼声乐套曲的戏剧性演唱特点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new4soph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被誉为“音乐诗人”的舒曼,其声乐套曲有着很高的文学性,对于训练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和文学修养等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年以来,人们一直关注舒曼声乐套曲的抒情性特点,但对其戏剧性特点却缺乏系统的阐释与研究。在本文中,笔者将重点研究舒曼声乐套曲的戏剧性特点,为更好地演唱舒曼声乐套曲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南。笔者在研究中发现,舒曼的声乐套曲在诗歌内容、音乐旋律、表情术语、曲式结构等诸多方面都蕴含着丰富的戏剧性特点,主要表现为: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人物角色变化多样;表情术语运用灵活;曲式结构自由多变。舒曼声乐套曲的这一重要特点要求我们,在演唱过程中,既要体现其浪漫优雅的格调,又要传达出幽静细腻的情感。具体来说,我们在演唱他的声乐套曲时,首先要熟读歌词,准确把握诗人以及作曲家的意图;其次,演唱的角色要符合套曲情节发展的要求。再次,演唱技巧的运用要娴熟,音色的表现要富有层次感,在演唱中还要恰当运用必要的形体手势。最后,演唱者与伴奏对作品的理解要默契,在速度处理上要保持一致。此外,对舒曼声乐套曲戏剧性演唱特点的全面认识还将对我们的声乐教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一作用主要体现为如下四个方面:有助于掌握艺术歌曲的演唱风格和特点;有助于加强演唱者与钢琴伴奏的配合能力;有助于提高演唱者的歌唱技能和技巧;有助于丰富演唱者的艺术修养。
其他文献
亚历山大·索科洛夫是当今俄罗斯影坛最具影响力的导演之一。他秉承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的衣钵,并通过颇具实验色彩的电影创作发展自己独一无二的艺术风格。尽管索科洛夫创作
汶河大鼓是鲁中南土生土长的民间曲艺,又名“大鼓书”,用泰安方言演唱,唱腔高拔、诙谐幽默。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汶河大鼓既保持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又借鉴姊妹艺术的
本课题研究旨在于以海南各高校为大背景,对近年来卓越的动画本科教育模式进行梳理,剖析其发展动画本科教育的契机,找出适合海南动画本科教育的发展之路,为开展与国际对接、与
期刊
“无剑胜有剑”--谈后现代艺术的创作精神。本文的写作缘起于将金庸武侠小说中脍炙人口的武功境界“无剑胜有剑”比之于后现代艺术的创作精神。   拙文的目的及意义不在乎
学位
海阳秧歌是一种集歌、舞、戏于一体的广场型民间艺术形式,在民间有着广阔而富饶的土壤。沉稳粗犷的舞蹈风格、众多的角色、严谨的程式、诙谐的表演、激烈的三进三出,似乎都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