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劳动力统计数据是人力资源市场的晴雨表。中国劳动力统计体制、方法和内容研究,旨在以劳动力统计理论和国内外劳动力统计实践为研究的基础,以我国劳动力统计体制、统计方法和统计内容为研究对象,对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行探索、展开讨论、得出结论,并以此为依据指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劳动力统计体制,改进我国劳动力统计方法,构建新型劳动力统计指标体系,提出完善我国劳动力统计的建议,对我国劳动力统计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本文主要采用了比较分析法、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法、修正模型法、间接测量法和专家访谈法。研究结果表明:为提高劳动力统计水平,我国应实行“中央集中、地方集中”型劳动力统计体制;应扩大单位就业人员统计范围,改进其统计方法,建立健全以住户抽样调查为主的灵活就业人员统计方法,用调查失业统计方法逐步取代登记失业统计方法;应构建新型劳动力统计指标体系。
本文主要在四个方面有所创新:一是指出了我国现行劳动力统计体制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的根源,对各种类型的劳动力统计体制进行了深层次分析,提出在我国实行“中央集中、地方集中”型劳动力统计体制的设想。二是对我国城镇就业人员从结构上进行了分类,定量分析了由单位就业人员、私营个体就业人员、城镇其他就业人员等群体组成的城镇就业人员的总量及其构成。三是构建我国城镇失业人员情况的统计方法修正模型,对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的统计方法进行改进,运用改进后的我国城镇失业人员统计方法得出修正失业率,对其进行经济学检验并说明修正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从而使我国城镇失业人数和城镇失业率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四是指出了我国现行劳动力统计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对解决该问题和完善劳动力统计内容的必要性进行了深层次分析,建立了新型劳动力统计指标体系,重构了二元化劳动力统计指标体系框架和劳动力统计指标体系的内在逻辑结构,建立了劳动力统计指标体系的微观统一基础,调整了一些劳动力统计指标项目及其具体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