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区域通关改革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j35wm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经济的发展,对海关建立区域管理模式,加强协作协调,提高行政效率,便利物流在区域内自由、快速流动提出了新的要求。海关如何认识和解决其管理模式、作业制度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不和谐问题,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更好地推进区域通关改革,促进区域内货畅其流,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及海关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   2004年6月首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举办后,海关总署积极推动泛珠三角区域海关合作,授权广东分署全权协调泛珠三角区域海关合作,并出台了《海关参与和支持泛珠区域合作的十项措施》。2005年区域通关改革在广东省试点取得成功后,当前区域通关改革推广的区域重点,从珠三角地区扩展到长三角地区,从广东省内扩展到广西、海南等省区;从京津地区扩展到环渤海地区;同时增加东北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陇海线和新欧亚大陆桥沿线。本文针对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和发展的客观需求,在全面、客观地总结广东海关历年来推进珠三角区域通关改革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开展调研,了解业界的实际需求以及直属海关对推进改革的意见和建议,并以调查问卷方式征求了相关人员对改革的看法,对深化区域通关改革进行探讨并提出应对策略。   建立统一的珠三角区域通关运行模式,打破关区设置所造成的障碍,利用信息化的手段,以企业守法为导向,形成一个虚拟大关区,在经济运行的过程当中,海关不会因为关区划分的行政区划产生障碍,争取将通关成本降到最低。根据珠二角区域经济发展及海关监管的实际情况,按照“尊重关区差异、提倡团体协作,强化制度保障、明确职责分工、快速反应联动”的工作思路,完善巩固以“3+1”模式为主要内容的区域通关改革,针对不同的对象,结合不同的业务特点和发展水平,采取多种方式强化关际之间的协作配合,进一步深化珠三角区域通关改革,为区域经济的发展营造统一、公平、透明、高效的通关环境。
其他文献
近年来,大部分地方政府为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在财政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大都用举债来缓解资金压力。举债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是有其合理性的
现如今,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对企业经济效益和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企业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市场竞争压力,这就迫使企业不断地改革和创新自
本论文系统地研究了中山市农地征用中对失地农民的补偿与安置的成功经验:一是根据中山市经济发展的水平,逐步提高了土地征用补偿标准,使失地农民的生活水平不因失地而降低。
学位
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农业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障,是社会安定的基础,是国家自立的基础,社会经济发展都是在农业发
自20世纪后半期,我国逐步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相对于国外成熟的养老模式,我国完整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尚未建立;加上我国人口基数大,老龄化人口位居世界第一,国家未能拥有足够
美国的未来学家约翰.奈比斯特曾说:“未来的竞争将是管理的竞争,竞争的焦点就在每个社会组织内部成员之间及其与外部组织的有效竞争”,被认为是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之一的信息,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