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晚期胃癌的治疗主要是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目前用于判断晚期胃癌预后,还没有一个经FDA批准关联比较密切的指标在临床上应用。近年来较多临床研究表明晚期肿瘤一线方案化疗期间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可能与临床疗效及预后相关,其中化疗期间轻、中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可能预示着较好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目前在晚期胃癌中化疗所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与疗效及预后相关研究较少。研究目的:探讨晚期胃癌初治采用FOLFOX6方案化疗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与临床近期疗效及PFS的相关性,以期为判断晚期胃癌的疗效提供临床指导。研究方法:通过电子病案查询系统收集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内科2014年7月1日-2015年09月31日期间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共120例,TNM分期为ⅢC、Ⅳ期(AJCC 2010第七版)且病理类型为腺癌,有可客观评价病灶,接受FOLFOX6方案化疗至少4周期。根据化疗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程度将患者分成4组:G0组(>2.0×109/L),G1组(1.5×109/L-2.0×109/L),G2组(1.0×109/L-1.5×109/L),G3组(<1.0×109/L)。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肝转移情况,一线化疗4周期后疗效及PFS(无进展生存时间),应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化疗所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与临床近期疗效及PFS的相关性。研究结果:1、120例晚期胃癌患者经统计学检验提示化疗所致中性粒细胞减少与临床特征包括性别、年龄、有无肝转移无相关性(P>0.05);2、疗效分析显示4组患者ORR和DCR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G1组疾病控制率最高(86.7%,P=0.04);3、截止随访时间2015年12月底,全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m PFS)156天,单因素分析显示化疗所致中性粒细胞减少与PFS相关,其中G1组患者m PFS较G0、2、3组显著延长(192天vs 110天,P=0.001;192天vs162天,P=0.005;192天vs132天,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1、晚期胃癌病人化疗期间轻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者可能够获得较好的近期疗效及PFS;2、晚期胃癌化疗所致中性粒细胞减少与临床特征包括性别、年龄、有无肝转移无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