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产证券化的风险问题是最近国内广泛讨论的问题。本文以最近的经济热点问题一美国次级债危机事件为开篇,描述了近年来次级债危机带来的风险,以及风险在金融市场的扩散效应,继而阐明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风险问题的重要性。
一、本文的主要内容与观点:
(一)资产证券化的运作原理资产证券化的核心是对基础资产中风险与收益要素的分离与重组,使其定价和重新配置更为有效,从而使证券化的参与各方均受益。作为一种相当成熟的金融创新,资产证券化形成了自身的特有的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并且具有区别于其它资产运营方式的特点。首先,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条件是指被证券化资产能产生可预期的现金流。其次,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原理包括:资产重组原理、信用增级原理、风险隔离原理。
(二)资产证券化的交易主体以及交易流程资产证券化交易主体包括发起人、特设机构及投资者;辅助机构则包括服务商、信用增级机构、信用评级机构和证券承销商。资产证券化交易流程由下面五个步骤组成:1、选择证券化资产,组成资产池;2、债权的转移;3、信用增级;4、信用评级;5、安排证券销售,做好证券交易和资产售后的管理和服务。
(三)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风险的一般理论研究证券化风险主要包括三个层次:
首先是与基础资产有关的风险,主要包括基础资产的质量不佳造成的风险,基础资产的违约风险,还有提前偿付风险。基础资产是资产证券化的前提。以上这些风险的发生都会极大的影响基础资产的质量,使基于资产的现金流发生不确定性,从而会给基于基础资产的现金流所发行的证券带来风险。这是资产证券化风险的最根本的原因。
其次是与资产证券化运作系统有关的风险,主要包括与SPV有关的风险、信用增级机构存在的风险、信用评级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第三方风险(指资产证券化交易过程中除资产原始收益人、SPV和证券投资者以外的交易参与者带来的风险)、欺诈性风险和失效风险。这些风险都是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产生的风险。
最后是证券交易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作为证券产品,资产支持证券在交易和流通过程中仍然会出现的一般债券的交易风险。这些风险并非资产支持证券所特有的风险。证券化交易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有:1、流动性风险;2、利率风险;3、购买力风险;4、外汇风险。
(四)我国实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风险特殊性分析特殊性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一级市场不发达的相关风险。目前,在我国住房抵押贷款一级市场上影响其进行证券化的因素有三个:第一,住房抵押贷款的规模相对偏小,发放过于集中在少数重点城市和热点地区。第二,贷款标准不统一。第三,信用体系不完善。
2、中介服务机构的操作风险。其难点主要有:(1)我国证券市场还很不规范与完善。(2)我国现阶段还没有真正权威性的证券评级机构。(3)对于真正有实力的机构投资者,我国证券市场还没有准入机制。
3、有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的风险。包括两个方面:(1)抵押贷款转让面临的法律障碍。(2) SPV组织形式面临的法律障碍。
4、我国住房抵押贷款提前偿付风险的分析。由于我国金融市场的环境不同,因此我国住房抵押贷款提前偿付行为具有与其他国家不同的特点。
(五)我国实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风险控制从前面讲到的风险三个方面进行风险的控制。包括:1、与基础资产相关风险的控制。2、与资产证券化运作系统有关的风险控制。3、证券交易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控制。
(六)对美国次级债危机的原因分析以及给我们的启示近期美国房地产市场信贷危机爆发,并由此引发金融以及股市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使美国房地产市场风险加大,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也随之增加。通过对中国和美国房地产市场的的对比分析,不难发现中国目前的房地产繁荣甚至不理性与美国非常相似,实在应该引以为戒。
二、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
⑴对资产证券化的定义做了比较全面的对比与分析,从中概括出资产证券化的特点和核心。
⑵分析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作为一项金融新,投资者在注意到其所带来的种种收益的同时,还不能放松对其来的风险的关注。
⑶系统的分析了证券化交易中存在的风险及其如何加以规避和防范的问题。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供了现实性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⑷对美国的次级债危机进行深入的分析,剖析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提出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发展以及资产证券化应该以美国为鉴,并给出相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