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要围绕改善民生来扩大消费需求。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贴、降低’五险一金’缴费比例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社会保障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作用,不仅得到学术界的充分关注,更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促进内需增长型经济发展方式的形成,依旧是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建设的主旋律。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拉动内需增长,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基础性措施。基本医疗保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首先,从理论方面,根据对相关消费理论的梳理,分析医疗保险对居民消费的作用机理:一方面医疗保险可以降低居民未来医疗支出的不确定性,减少居民预防性储蓄,增加消费;另一方面医疗保险通过调节收入再分配,提高社会边际消费倾向,增加总体消费。为后文的论述提供理论支撑。其次,使用宏观数据对我国当前基本医疗保险和居民消费现状进行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总体消费水平及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快速增长,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不断推进,保障水平不断提升,但仍然面临很多问题,多元分割的医疗保险体系既不公平也有损效率,城乡之间医疗消费支出差距依旧明显,居民医疗负担仍然较重。再次,使用我国2002-2015年31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和分位数回归,实证分析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得出的结论主要有:1.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对城乡居民消费具有促进作用,但未达到显著提升的程度;2.不同的医疗保险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不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对农村居民的消费促进作用要大于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3.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消费水平上,医疗保险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在高分位处对消费的促进作用更大,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在中高分位处对消费的刺激作用更为明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在中间分位处对消费的促进效应更大。最后本文依据现状与实证分析所得结论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加大医疗保险保障力度,科学调整补偿方案;提高医保基金运行效率,适当增加基金支出;降低居民医保缴费比例,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继续推进城乡医疗保险制度整合,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本文的创新之处包括:本文始终采取三种医疗保险对比、城乡对比的方法,探究我国医疗保险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考虑到消费支出右偏性,本文在均值回归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分位数回归探究医疗保险在不同消费层次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是否具有异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