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投资便利化对中国对非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

来源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15次 | 上传用户:huijinb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国际直接投资(FDI)成为在全球范围内促进要素流动、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途径,被称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发动机”。非洲享有丰富的资源和潜在人口红利,发展空间广阔,但受经济发展水平低、基础设施滞后等因素的制约,融资能力较低、外资流入不足。在此背景下,通过改善投资便利化条件来吸引外资,对于非洲国家减轻债务负担、创造就业机会和调整经济结构至关重要,进而也有助于非洲尽快脱贫并实现工业化。同时,非洲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推动中国对非直接投资走向深化,也成为关乎中国参与国际产能合作、扩大对外开放和创新对外投资方式的必然要求。本文借鉴前人对投资便利化评价体系的构建和研究,创造性地运用世界经济论坛、联合国贸发会议等国际组织的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实际测算了非洲十个典型国家的投资便利化水平,发现除南非、肯尼亚外,非洲大多数国家的投资便利化水平较低;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国改善投资便利化的进展不一。在此基础上,本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分析投资便利化与中国对非直接投资规模的关系。实证结果证明,非洲投资便利化的改善有助于吸引中国对非直接投资。进一步地,将投资便利化各方面指数引入模型,发现商业投资环境、基础设施质量等条件与中国对非投资规模的相关性各不相同,其中商业投资环境的影响力最强,而基础设施质量的作用有所减弱。由此,本文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建议中方一方面通过签订双边投资协定、提供国际公共金融品等措施直接协助非洲提高投资便利化水平;另一方面,发挥中非基金等平台的带动作用、借力产业园区建设,间接改善中国企业在非投资环境、促进中国企业对非投资的扩大。
其他文献
在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快速发展和"一带一路"战略为非洲大陆提供新机遇的背景下,政治风险对中国在非洲直接投资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该文从母国政府助推视角,考察了经济援助对
针对某半伞式水轮发电机组制动停机过程出现的剧烈振动问题,进行了有限元解析和现场测试,发现制动器底座支撑刚度不足是引起振动的主要原因。通过有限元解析对比,提出了切实
我国公共组织的内部运作受到正式权威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双重力量驱动。其中非正式制度因官僚制非人格化在我国公共部门的反向表现、伦理中轴的政治文化、伦理结构构成的特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