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反季节栽培品种筛选及温光效应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cao126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汉中大蒜为试材,5~6 叶期进行温度(15℃、20℃、25℃)和光周期(14h 和10h)处理,研究了温光互作对大蒜生长及蒜薹和鳞茎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生长温度与幼苗期光周期处理对大蒜植株生长有极显著的交互作用,幼苗期长日与适度高温处理促进大蒜植株生长。(2)高温及长日照是促进鳞茎形成的两个主要环境因素。鳞茎膨大比率随生长温度升高而增大。14h长日照处理鳞茎膨大比率显著大于10h短日照处理。生长温度与光周期处理对大蒜鳞茎膨大比率互作影响明显。以11 个大蒜品种为试材,从初级生长、蒜薹和鳞茎产量及品质等方面进行分析,筛选出彭县晚熟、85 号和88 号适宜作反季节蒜薹和蒜头生产的品种。以汉中大蒜、改良蒜和苍山蒜为试材,播前对蒜种进行了温度(0℃、5℃、10℃、15℃)和低温处理时间(10 d、20 d、30 d、45 d、60 d)互作处理,分析了低温处理对大蒜的出苗、初级生长、抽薹及二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播前低温处理蒜种可促进大蒜休眠尽快解除,提前出苗期。汉中大蒜和改良蒜0~5℃处理30~60d,苍山蒜0~5℃处理45d,明显提前出苗期。(2)汉中大蒜假茎粗随蒜种低温处理时间延长有递增趋势,随蒜种处理温度升高呈递减趋势。蒜种处理温度和蒜种低温处理时间对改良蒜和苍山蒜假茎粗的影响无明显规律。3 个品种处理间假茎长变化规律不明显。蒜种低温处理时间对3 个品种株高的影响规律不明显,但各个品种不同处理株高随蒜种低温处理时间延长均有下降趋势。(3)蒜种低温处理可促进大蒜提早抽薹。汉中大蒜、改良蒜和苍山蒜蒜种经0~15℃10~60d 的低温处理都可以抽薹。在5~15℃范围内,三个品种抽薹率均随蒜种处理温度升高呈上升趋势。蒜种低温处理时间在10~45d 范围内,三个品种抽薹率均随低温处理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4)蒜种播前经0~5℃10~60d 低温处理都诱发二次生长发生,但不同品种对低温处理反应不同。汉中大蒜和苍山蒜SGo 和SGi都有发生,改良蒜未发生SGo。汉中大蒜和苍山蒜SGo 株率都有随蒜种处理温度降低而升高的趋势。随蒜种处理温度降低和蒜种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苍山蒜SGi株率有上升趋势。
其他文献
文章综合考虑环境负荷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根据2008~2010年我国东部十省市物流数据,将非期望产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作为投入变量,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物流业纯技术效率、规
面对当代文化危机,英国新马克思主义者在坚持唯物史观的基础上,结合英国的本土哲学和文化研究传统,对西方现代社会文化危机进行了深入的探索,通过考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新变
大蒜二次生长的发生是因近十几年冬季变暖、干旱加剧。致使大蒜抗寒力减弱,遇剧烈降温或机械伤害所致。发生轻重与伤害的强度,营养条件优劣、进入分化期早晚相关。至于品种和
目的观察高电位治疗仪治疗神经衰弱疗效。方法应用高电位治疗仪治疗神经衰弱,观察治疗反应,并对其原理进行探讨。结果40例神经衰弱患者治疗后,显效28例,好转11例,无效1例。结
能否抑制碳化物形成与球化剂和孕育剂的成核性能相关。成核性能可以理解为由于加入变质剂而形成的核心数量以及核心的效力。球化剂和孕育剂的加入也会影响球铁凝固时的缩松倾
<正> 近年来,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大蒜种植面积愈来愈大,蒜瓣幼芽再生叶薹现象亦愈来愈普遍。1992年江苏省射阳县的5万亩夏收大蒜,再生叶薹面积占75.42%,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在大数据时代下,用户在互联网上的所有行为都作为信息被记录、存储起来,成为分析、研究与使用的对象,越来越多的人感到自己的信息安全受到了威胁。在信息安全方面,使用网络尤
<正>花坛和花镜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是被设置在高楼大厦和公园的前面、道路的两侧等地,虽然面积不广,但能够起到提高环境质量、增强绿化,促进人们身心全面健康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