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专业现行招生模式及改革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bo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人才的培养关系到人民的健康、民族的强盛和国家的荣誉,而目前选拔体育人才最普遍的方式就是通过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招生考试(简称体育高考)选拔学生进入高校进行系统培养,因此体育高考模式的优劣就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强对体育高考模式的研究也就变得尤为重要。   该论文在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对我国(除港澳台外)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体育高考模式进行了全盘总结和剖析,从中发现了若干问题:1)招生对象范围过于狭窄;2)术科测试项目、评分标准和各部分分数权重不够合理;3)考试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4)录取方式中的侧重点缺乏科学依据。笔者就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或建议,如:1)放宽招生范围限制,广纳贤才;2)建立同城多考点同时进行体育加试的新方式;3)采取按考生的体育术科和文化课综合成绩进行录取的方式。   该论文旨在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体育高考模式,为社会主义教育、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其他文献
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是国家体育产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顺应居民日益增长的体育消费需求和城市化建设不断推进出现的产物。全国多地将其列入城市的发展规划当中,力图打造产业高
田径女子七项全能运动是由跑、跳、投三部分项目组成的综合性田径项目,它具有单项多、消耗体力大,要求运动员身体素质全面、技术全面、意志顽强等特点,是一项以力量为基础,速度为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以众多新政策和新改革为特征的,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改革频仍,高等教育政策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引航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呈现出动态历史
高校公共体育理论课程建设是体育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理论课具有实践课所不能取代的作用和价值,但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建设过程中,理论课程的建设处于相对被忽视的状态,该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按照不同性别、城乡和城市之间三个层次,分析比较山东省30-49岁国民体育锻炼现状,探讨出现的差异,找出可能的相关原因。综合评价国民体育锻炼现状并得出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