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郁达夫作为有着传奇人生经历和招致众多非难的作家,人们对他的争议似乎永无休止。赞也好,贬也好,皆因他身上交织着太多的爱恨情仇。打开郁达夫的小说,会发现他对人生的感受是“悲苦的结晶”,作品中充满了对死亡、自杀的抒写。本文以精神分析、文化研究、医学自杀评估为主要研究方法,以自杀抒写为切入点,对其小说做分类研究和深入解读,在细读郁达夫小说的基础上,力图探讨他文本中自杀抒写的原因及深层意蕴,揭示作家对自杀的认识,对合理、健全的生命意识的渴望,对幸福生活的渴望。
本文除导言和结语外,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以郁达夫对自杀抒写的偏爱为基点,追溯自杀与历史、文化的渊源,阐明其小说自杀抒写存在的合理性。对自杀的概念范畴进行清晰的界定,划分郁达夫小说人物的死亡类型。
第二部分对自杀进行文学的生态分析,探讨自杀与文学、作家的关系,比较郁氏小说自杀抒写与古今中外文学中自杀抒写的异同,指出作家对以往文学作品自杀抒写的继承与突破。
第三部分,这也是本论文的核心部分,在这一章中,主要分析作品呈现自杀抒写的内部、外部及其他方面原因,也是探究作者创作这类作品的主要原因。阐释其这类作品所体现的作者的价值观及悲剧审美性,从而感受作家悲悯的情怀和对生命、社会等的独特思考。
第四部分,总结郁氏小说自杀抒写蕴含的社会、生命、哲学及文学意义。郁达夫相比其他作家的独特之处,在于他对自杀者的包容与正视,他对人性而并非神性或兽性较为深刻的认识,他用自己独特的文学表现手段,为五四那个时代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郁达夫的思想和小说在同时代作家、作品中显得不合群,表现为个性化倾向,因而受到过较多非议和指责。然而,时隔近百年,我们站在一定的历史高度重读他的小说,就会发现就连其小说中的自杀抒写都寄寓了作家对民族、国家的深沉爱意,寄寓着对中华民族在精神层面上的现代性转型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