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日光温室热环境的复合相变蓄热墙体蓄放热特性研究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ann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光温室是我国独有的设施园艺形式,以太阳辐射能为其热源,提供植物反季节生长的必要温度条件。而在日光温室的围护结构中,墙体是其最重要的构成之一。日光温室的墙体在温室内的热物性功能主要包括保温作用和蓄热作用,所以基于本课题组将相变材料应用于日光温室墙体以提高墙体的蓄热能力、改善温室热环境的思想,本研究拟根据相变贮能理论,传热学基本原理通过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的方法根据建筑墙体材料的热工特性建立了构建关于日光温室墙体热工性能的评价方法,并为更高效且科学合理的构筑日光温室墙体体系提供优化设计方法参考。  为此,本研究首先以对比试验的方式探讨了相变材料以插层式和直混式两种构筑方式应用于复合相变墙体中的合理性。继而以相关理论为基础,提出了评价相变材料的热特性的几个基本参数,分析了不同构筑方式的相变传热试块试验的基本结果,以此得到了直混式相较插层式更优的结论。并根据实验数据和理论分析编写了计算程序进行模型求解。通过构筑相变试件的实验数据对其准确性进行了基本的检验,证明其具有充分的可行性。以对相变材料构筑方式的思考和建立模拟计算的过程为启发讨论了相变材料层在整个墙体中所处的合理位置,为其高效能的应用打下基础,提出了以相变材料,红砖墙和保温材料构筑复合相变墙体的初步考虑。  通过前期的研究基础,本研究使用更具有合理性的直混式构筑相变材料层并应用于实际日光温室中。建立了能够逐时测试的试验台,进行了一个冬季的实验得到了足够和准确的试验数据。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整理,结合前期研究所提出的评价方法,讨论了复合相变墙体的温度特点,蓄放热量,以及墙体对温室内环境温度的作用。为复合相变墙体的应用提供定量的实测分析,并为进一步的模拟计算以及优化墙体打下数据基础。  利用已经编制的计算程序,完善其边界条件,对实测条件下的墙体进行准确性验证,得到了计算程序能够真实可信的反映墙体的传热过程的结论。以此程序的计算结果,分析了复合相变墙体的内部传热机理。并对比了复合墙体和普通砖墙的温度场,墙体蓄热量等问题,以考察相变材料和红砖在温度波周期变化时的蓄放热特性。根据墙体的热特性,分析了相变材料,红砖墙和保温材料各自的理厚度对墙体蓄放热的影响,验证了前期提出的复合墙体构成的设想,最终得到了不同材料层的合理化厚度的设计建议。  本研究旨在科学合理的构筑日光温室的墙体结构,提出关于复合墙体的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法。为相变蓄能墙体技术应用于日光温室中以有效利用太阳能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再生混凝土作为一种绿色环保型建筑材料已经得到广泛的重视,国内外学者对其展开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为了研究再生混凝土的材料强度及破坏机理,在细观层次上将
随着我国建筑工业的发展,人们对土地资源的开发日益严重,导致城市住宅用地紧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建筑使用率,急需研发一种行之有效的结构体系。近年来,异形柱结构在住宅结构体
我国是滑坡灾害严重的国家,碎石土滑坡是一种常见的滑坡类型。在滑坡灾害的防治中,抗滑桩是一种主要的灾害防治形式。由于不同碎石土滑坡岩土的强度差异,碎石土滑坡防治中抗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随着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山岭隧道工程也愈来愈多。围岩分级是隧道设计和施工的基础,是评价围岩稳定性、设计支护结构和选择施工方式等的重要依据
学位
大量试验研究证实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节点在地震作用下将经历相当大的变形,这种非弹性变形对结构层间位移有较大贡献。然而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理论分析和设计中,节点区通常
阻尼是结构动力分析中的重要参数。随着新的结构型式的应用,结构的高度不断增加、跨度不断加大,建筑物防灾减灾要求不断提高。结构的阻尼取值是否合理,制约着结构动力分析与设计
滑坡是一种具有普遍性且危害巨大的地质灾害。它的危害具有全球性,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饱受滑坡危害之苦,当然我国也不例外。对于对滑坡的治理,自19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就已经有国家和
我国经济正在快速的发展,必须使用截面尺寸更大的结构构件,传统的规范限定的截面要求早以不能满足工程要求,可以查到的截面性质和轴心受压稳定系数也不够准确。本文通过对过对D1
防屈曲支撑是一种全新的消能减震技术,它在我国的研究和使用尚处于起步阶段。防屈曲支撑顾名思义就是防止核心钢板发生屈曲的耗能支撑。它是在建筑结构的某些部位设置防屈曲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