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连铸技术的发展,对铸坯表面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严格控制振痕深度是解决铸坯表面质量的主要途径。提高振频、减少负滑脱时间、改善保护渣润滑效果是提高拉速、减少振痕深度的有效工艺措施。但振频提高会使保护渣流入减少、结晶器摩擦阻力增大,从而增大了粘结漏钢的几率;同时,受到机械装置结构限制和精度的影响,这一矛盾是正弦振动设备无法克服的。为此出现了结晶器非正弦振动装置。
结晶器非正弦振动主要包括机械式和液压两种方式。机械式非正弦振动设备包括:电机、减速器、非圆齿轮箱、偏心机构、四连杆、减震装置等元部件组成。机械式非正弦振动装置具有设备简单、投资少的优点,但它也存在调整困难、精度低的缺陷。结晶器液压非正弦振动设备的液压系统由伺服阀、伺服缸、位移传感器、振动波形发生器、计算机、电气控制装置等构成,它是一套由速度和位置传感器跟踪波形信号的典型伺服控制系统。
现有四连杆振动波形不佳是影响首钢第二炼钢厂板坯铸坯表面质量的主要问题。课题组主要工作是确定了在传动环节增设非圆齿轮减速箱的改造方案,经过建立优化模型、有限元分析、计算机优化、生产试验、改进提高和现场参数波形测试,改造取得成功。设备改造以后溢漏率减少0.1%,表面缺陷减少60%。正式投入使用后,在同等条件下拉速提高0.1~0.2m/min。提高了成材率和生产效率,降低了矿产资源和水电等能源消耗;同口径比较能耗可以降低3~5Kg标准煤/吨钢,生产成本可降低5~10元/吨钢。同时减小了表面的火焰清理量和设备维修量,改善了生产环境和工人的维修环境。
充分利用现有板坯改造机会积累经验,在生产实践中掌握非正弦振动规律与工艺条件的关系,进一步研究液压振动的原理和应用以及根据钢水的具体条件及钢种和产量等生产实际条件合理调整振动参数,对于指导实际板坯连铸机生产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并可为迁钢二期板坯铸机的设备选型及应用提供必要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