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起,我国进入了城市化和现代化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伴随着这一进程,城中村逐渐成为我国城市中一种常见而又特殊的社区类型,其复杂的人口构成和群体关系影响着周边城市的发展和市民的生活,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社会问题,相关研究也因此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以太原市城中村为例,旨在对城中村不同社会群体间的关系及其整合途径进行探讨和研究。目前国内学界关于城中村的研究很多,但多以宏观分析和理论研究为主。与此类方向有所不同,笔者尝试在问卷调查和定量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社会学理论对城中村群体关系问题进行分析,并主要侧重于从方法论的角度运用新兴的社会工作尤其是社区社会工作方法来对城中村群体关系整合进行探讨。具体来说,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研究。第一部分主要对当前城中村常见的社会群体类型进行划分,并对导致群体间关系差异性的因素进行分析。第二部分从宏观和微观层面介绍了城中村不同群体关系的整合方式,包括传统介入方式和新兴的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理念和方法。第三部分通过在太原市亲贤社区的试点实践,运用地区发展模式、社会策划模式和社区教育三种社区社会工作的常用方法,来对城中村群体关系整合问题进行介入尝试。最后对已有经验进行总结和反思。从笔者搜集的资料来看,目前国内学界从方法论角度开展的城中村群体关系研究并不多见,而运用社会工作理念来介入并整合城中村群体关系更属于一个新兴的研究视角。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研究目的,自己一方面于2006年配合导师及相关专家对太原市多个城中村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社会调查,通过问卷统计、实地走访等方式获得了翔实准确的数据资料;另一方面选取了太原市亲贤社区作为试点,于2005年至2007年间通过组织活动、开展培训、制定规划等方式开展了长期的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收集到大量的个案资料、访谈信息和活动数据。在前期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将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结合起来,最终形成整篇论文。笔者认为,社会工作作为国内一门新兴的专业学科在支持社会弱势群体和稳定社会秩序等方面可以发挥积极作用;而其强烈的方法论色彩更有助于开展具体的实践性工作。长期的基层实践证明,这一研究思路带有一定的学科交叉性和创新意义,也具备一定的可操作性和推广价值。希望本文能从一个新的角度为城中村社会群体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