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黑芷文学创作论

来源 :广西师范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d98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西籍作家罗黑芷一度活跃于20世纪20年代的新文学界,至今仿佛默默无闻、很少为大家所注意。本文即以其两部存世的短篇小说集《醉里》、《春日》和一部散文集《牵牛花》为依据尝试对罗黑芷的小说创作与散文创作做出一个完整的专题研究,以忝列于纪念中国新文学的拓荒者之一罗黑芷的渺远文字之中。本文认为,罗黑芷的小说突破了“五四”初期婚恋题材小说的局限,具有更广阔的现实人生意义。与乡土文学相比,罗黑芷更为关注社会各个角落里的小人物的生存处境,特别是他所刻画的小商贩形象非常贴近生活。他充满同情、悲悯的人道主义的小说是顺应新文学第一个“十年”后半期小说逐渐“从书房走向十字街头”1而逐步走向更广阔的现实主义的潮流。可以说,罗黑芷是一位执着的“为人生”者。在艺术表现上,罗黑芷的小说善于截取生活的横断面,着眼点小,却最能反映时代生活的面貌,他的小说体裁也是符合现代短篇小说体裁的基本特征的;但在遣词造句上有时过于雕琢与重复,致使表情达意不够顺畅和晦涩。这一缺憾使其作品不容易受到读者的青睐,这或许也是罗黑芷小说至今不为大家所注意的一个因素。在审美上,罗黑芷小说通常将真、善、美和假、丑、恶二者联系起来相互映衬,表现人类最朴实的情感与天性,这也突破了五四时期“问题小说”抽象、狭隘的人生观念,而更为接近现实社会生活的人生观念逐渐地建立起来,从而,显示了罗黑芷比这一时期的冰心、庐隐们更为成熟的人生理解。罗黑芷和叶绍钧同为20世纪20年代文学研究会成员,都是执着的“为人生”的作家,都是在平淡琐屑中体味人生的真谛,两者在对待小知识分子灰色生活的态度(即同情、怜悯中夹杂着讽刺)和讽刺之笔也是相同的。只是叶绍钧的讽刺风格是“平实、凝重、婉曲、含蓄”1,而罗黑芷小说多了一份生动形象而读起来不显得沉闷。于暴露中内蕴讽刺喜剧性的效果方面,罗黑芷则不如叶绍钧。另一方面,罗黑芷的散文创作实为其在孤独人生中的内心独语。他多以“夜”为背景和以幻想和联想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思。与同时代“以引车卖浆之流的语气,和村妇骂街的口吻”2闲谈自然、社会、文化、思想和人生等话题的散文不同,罗黑芷散文指向的是作者小小的、隐秘的内心,不是以闲谈和沟通为目的,而是为缓解内心的彷徨与孤寂。罗黑芷散文没有开阔的视野与宏大的题旨,其只在小小的平凡生活中去体验人生的情与味,平凡人生的辛酸与苦楚、快乐与幸福尽在其中。最能代表其散文艺术风格的是1935年被郁达夫收录《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的思乡名篇—《乡愁》。罗黑芷散文没有鲁迅杂文的锐气,也没有周作人美文的闲适、优美,也比不上冰心散文的清丽、典雅和叶绍钧散文的谨严,但他却能在剧变、动荡的社会背景下呈现给我们日常生活的琐屑所带来的别具风韵、质朴的情感体验与散发诗意之美的哲理表达。本文认为,他的小说创作和散文创作是立足于现实人生的,是写实的;现代性的知识结构(如,“潜意识”,梦境,幻想)又使罗黑芷的艺术想象力更加丰富,特别是现代心理学在他文学创作中的运用,使他的客观写实与主观想象相统一,形成了他文学创作的现实主义特色。罗黑芷的文学创作特别关注黑暗动荡的年代处于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命运,同时,也有体现着人间相爱的人性美的人物,以此作为他文学创作的理想的、美的追求。作为新文学的开拓者,他默默努力于新文学探索的精神和所取得的成果,是中国新文学史不得不记录下来的,或许会有人问,它的历史意义和价值何在,我们甚至可以说,罗黑芷小说和散文的存在本身就是它的历史价值。
其他文献
此毕业设计分为两部分:戏剧文学剧本和论文阐释。戏剧文学剧本题为《山村教师》,以山村教师曹卫华与儿子曹克强之间的矛盾为主线,围绕儿子婚事展开。曹卫华对事业无私奉献,甚
《航拍中国》在2017年央视9套春节期间播出以来就迅速走红,伴随着近年来观众欣赏水平的逐步提升,国内纪录片开始从小众范畴进入大众视野,从《故宫》到《舌尖上的中国》再到最
朝鲜族诗人南永前自1986年起历时18年创作出42首图腾诗,图腾诗作为一种全新的诗歌创作体裁,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南永前在当代语境下进行图腾诗的创作,是对民族文化
张艺谋导演的电影——《金陵十三钗》无疑是2012年贺岁档中的一颗明珠,电影改编自美籍华人作家严歌苓的同名小说。从小说到电影的传播过程中,电影对小说进行了大幅度的删改,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需要法治引领和保障,这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总结。结合西安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实际,提出就西安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文化旅游市场
网络金融是一把"双刃剑",在提高金融机构运行效率的同时也给金融行业带来高风险,对其监管要比传统金融更为复杂。传统的监管方式已不合时宜,金融监管当局要适应金融市场的变
DNA四面体纳米材料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易于修饰等优点,在生物传感器、药物输送、生物成像和分离分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研究人员采用不同的设
方元鹃是清代乾嘉时期一位颇具声望的诗人,小说家,但因为学界对清诗研究不够重视,所以世人对他知之甚少,本文旨在通过对他及其作品的研究,抛砖引玉,促进学界对清代不出名作家
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批评是中国文学批评继“五四”之后的又一个高潮。面对目前国内文学批评的种种困境,理论界纷纷把目光投向80年代的文学批评,对80年代文学批评的批评成为学
学术界对现代颂诗关注甚少。有研究者在梳理颂诗的流变中论及现代颂诗,认为其“内容上逐步摆脱传统的宗庙意识与社稷意识的束缚,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走向普通的百姓生活,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