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13Rα2抗原肽致敏的DCs-CIK细胞对人脑胶质瘤U细胞的杀伤效应

来源 :温州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p_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人脑胶质母细胞瘤抗原肽IL-13Rα2负载树突状细胞(DCs)后,致敏同源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在体外对胶质瘤细胞株U251细胞的细胞毒杀伤效应,为进一步体内抗胶质母细胞瘤的免疫治疗打下坚实基础,并为将来临床上开展胶质瘤特异性免疫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采集HLA-A*0201+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用Ficoll-Hypaque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并将其置于RPMI1640培养基内培养4 h。吸去非贴壁细胞(淋巴细胞),并在含10%人 AB型血清、200 U/ml重组人类白细胞介素-2(rhIL-2)的RPMI1640培养基培养。贴壁细胞在含10%人AB型血清、1000 U/ml重组人类粒-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1000U/ml重组人类白细胞介素-4(rhIL-4)的RPMI1640培养基培养。将IL-13Rα2抗原肽负载于DCs,并以重组人类肿瘤坏死因子α作为DCs的成熟刺激因子促进树突状细胞成熟,制备抗胶质瘤DCs瘤苗。在相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收获IL-13Rα2抗原负载的悬浮及半贴壁的DCs,然后与CIK细胞共培养,使DCs递呈IL-13Rα2抗原肽予CIK细胞,并致敏CIK细胞。致敏的CIK细胞与U251细胞在96孔板内混合培养24 h后,以CCK-8试剂间接检测其对U251细胞杀伤率。 结果: DCs前体细胞呈贴壁生长,24 h后集落逐渐开始形成;3 d后部分细胞开始悬浮;逐渐形成较多生长集落,细胞胞体逐渐增大,部分细胞周围可见少许伪足;第6~8 d,DCs胞体较前明显增大,伪足增多、变长,贴壁细胞逐渐呈悬浮生长,细胞胞膜外周有树枝状突起;扫描电镜观察DCs大小约10~20μm,细胞表面凹凸不平,呈树枝状,伪足长短不一。 CIK细胞呈悬浮状生长,第4 d,可见部分集落形成,自第4 d至第6 d,淋巴细胞增殖集落逐渐增多,并且集落逐渐增大。在与抗原负载的DCs混合培养后淋巴细胞增殖明显加速并形成更多集落。 Peptide-DCs-CIK组、DCs-CIK组及CIK组对靶细胞U251均有杀伤作用,特别在效靶比10:1的条件下,Peptide-DCs-CIK组的细胞毒活性明显强于同等条件下的其它两组(P<0.01),并且Peptide-DCs-CIK组在效靶比2.5:1~10:1范围内细胞毒活性逐渐增强(P<0.01)。在相差显微镜下见,肿瘤细胞增殖被明显抑制,残存细胞呈水肿状态。 结论: 淋巴细胞能被IL-13Rα2抗原肽致敏,并对人胶质瘤U251细胞有杀伤效应;这种效应具有一定的效靶比依赖性;被特异致敏的淋巴细胞对胶质瘤U251细胞的杀伤效应增强更加明显,说明DCs能摄取并递呈IL-13Rα2抗原肽予淋巴细胞并将其特异致敏,故IL-13Rα2抗原肽、DCs、CIK三者在抗胶质瘤U251细胞的作用中起协同增强效应。 本实验以IL-13Rα2抗原肽为胶质瘤的肿瘤抗原,得到的免疫治疗结果将为下一步肿瘤的体内治疗以及今后的临床治疗提供了部分实验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CO2气腹下每搏量变异(SVV)的变化,以探讨CO2气腹下SVV的稳定性。方法:以40例不孕症择期行腹腔镜检患者为研究对象,麻醉诱导后,在气腹建立前,快速输入乳酸林格氏液直至SW0.05);②CO2气腹后T2~T7时点气道压与充气前(T0)、撤离气腹后(T8)相比明显增高(P0.05)。结论:1)CO2气腹建立后,气道压明显增高;平均动脉压、心输出量明显增高,且以气腹后5~10分钟增高最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强啡肽原(Prodynorphin,PDYN)基因和多巴胺D2受体(dopamine D2 receptor,DRD2)基因与精神分裂症遗传易感性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对精神分裂症的影响。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12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24例健康对照者PDYN基因启动子区68bp可变串联重复序列(variable number t
目的:制备载CD/TK基因PEG-PEI Fe3O4纳米磁流体并研究其相关特性。方法: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PEG-PEI Fe3O4纳米磁流体,并优化纳米粒的制备工艺及其结合、保护质粒DNA的条件:探讨该纳米颗粒最佳的转染方式及其转染效率。采用MTT法研究载CD/TK基因纳米颗粒体外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作用。结果:PEG-PEI Fe3O4纳米磁流体平均粒径202.6nm,分布均匀,无明显细胞毒性,与
目的:(1)观察低O2高CO2对小鼠血脑屏障(BBB)通透性的影响;(2)观察低O2高CO2下小鼠BBB超微结构的变化;(3)检测低O2高CO2对小鼠水通道蛋白-4(AQP4)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4)探讨AQP4表达变化与BBB损害的关系;(5)探讨低O2高CO2下小鼠BBB的损害是否与认知功能的变化有关。方法:雄性成年C57BL/6小鼠,SPF级,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低O2高CO2
学位
目的:检测p33INF1和p53在正常透明和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0例人眼角膜移植术后离体透明晶状体前囊膜作为对照组,收集40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眼超声乳化手术中采用连续环形撕囊所获取的晶状体前囊膜作为白内障组。在同等条件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两组晶状体上皮细胞中p33ING1和p53的表达情况。结果:透明晶状体
学位
目的:研究氯胺酮和可乐定腹腔联合应用对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痛阈和脊髓P2X4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氯胺酮和可乐定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作用及其对P2X4受体表达的影响,为治疗神经源性疼痛提供理论依据和适宜的治疗方法。方法:雄性SD大鼠80只,体重180~220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神经病理性痛组(NP组)、氯胺酮组(K组)、可乐定组(CL组)和联合组(KC组),每组16只。S组大鼠
学位
目的:观察左旋咪唑(Levamisole,LMS)、咪唑克生(Idazoxan, IDA)、2-BFI和胍丁胺(Agmatine,AGM)等四种咪唑啉2受体(I2R)的配体长期处理对大鼠脑组织中I2R密度和亲和力的影响,以及对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离子钙接头分子(Iba-1)表达的影响,进一步了解I2R是否参与介导GFAP和Iba-1的表达。方法:将大鼠随机分6组,生理盐水组、胍丁胺组(5
目的:急性肺损伤(ALI)是以通透性肺水肿为特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严重阶段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目前ALI/ARDS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以往人们普遍认为,肺水肿主要是由于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EC)受损所致,而对肺组织存在的水通道蛋白(AQPs)在病理生理条件下的作用认识不足。在ALI/ARDS中水通道蛋白-1(AQP-1)、水通道蛋白-3(AQP-3)和水通道蛋白-5(AQP-
目的:(1)观察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对腺苷A2A受体基因敲除小鼠骨骼肌形态学改变;(2)观察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对腺苷A2A受体基因敲除小鼠股外侧肌TNF-α、PPARδ 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SPF级腺苷A2A受体基因敲除小鼠及其同胞的野生型小鼠32只,雌雄各半,体重20~25g,随机分为4组:野生型对照组(WTNC组,n=8),野生型低氧高二氧化碳组(WTHH组,n=8),腺苷A2A受
目的:(1)观察慢性低O2高CO2模拟的COPD小鼠模型中脑组织超微结构改变及神经炎症因子表达;(2)探讨腺苷A2A受体与神经炎症的关系。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六组:对照野生组(NC+/+);对照杂合组(NC+/-);对照敲除组(NC-/-);低O2高CO24周野生组(4HH+/+);低O2高CO24周杂合组(4HH+/-);低O2高CO24周敲除组(4HH-/-)。利用野生型、A2A受体敲除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