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个新兴产业,电影字幕翻译逐步发展并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欧洲电影历史较久远,故其对电影字幕翻译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早,发展较快,在翻译策略与规范等方面都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而我国电影字幕研究发展则相对落后。本文拟从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视角,分析电影字幕的翻译策略,旨在给字幕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批评性话语分析(CDA),是20世纪末才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研究话语分析的学科,它的研究目的就是要揭示隐藏在语言之下的权力关系以及社会意识形态。从翻译研究的趋势来看,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及其方法正符合这一趋势。本文即拟以批评话语分析为研究视角,运用费尔克劳(Fairclough)的三维度分析法为研究工具,以电影《金陵十三钗》中的人物对话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本研究的对象—字幕进行分类总结,建立小型数据库,以便分析电影中隐藏的权力关系与意识形态,如宏观层面的政治、文化、宗教因素以及微观层面的等级、性别、性格、和教育背景因素分别进行不同程度的分析。其次,再通过分析对比数据库中的中英文对照的字幕,归纳总结出字幕译者使用的不同翻译策略,如改写、缩减、归化以及添加分别受到了哪些意识形态的影响并进行举例说明。通过以批评性话语为视角对字幕翻译的研究发现:首先,权力关系充斥于电影的各个方面,大则包括政治、经济、人文,小则是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关系、权力关系与身份的不同;其次,权力关系和社会意识形态操控着剧中人物的交际活动—话语,反之人物的对话中也体现出权力关系和隐藏的意识形态;最后由于人物角色所受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不同其所用话语的不同自然具体体现在语言结构层面上来,这自然就影响到翻译策略。译者使用相应的翻译策略以符合还原剧中人物的身份、权力关系和隐藏意识形态,最后形成翻译文本。本研究发现,影响人们话语组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在电影字幕翻译中,影响翻译策略选择最主要的因素是文化因素。其次,字幕翻译策略以直译为主其次是改写和缩减,在文化处理方面以归化为主。由于在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视角下研究字幕翻译还属一种新的尝试,所以在文献资料的收集,电影文本的采集上都有众多困难,还有对话语的批评性分析也不够全面和深入,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对电影中所隐藏的意识形态进行更深入的挖掘,以便对字幕翻译理论和实践产生更有效的指导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