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全蚀病拮抗芽孢杆菌的分离筛选及盆栽生防试验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klsslove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麦全蚀病是由禾顶囊壳小麦变种(Gaeumannomyces graminis var.tritic,简称G.g.t)引起的根部病害,分布相当广泛,在全国各地麦区都有发生,严重影响我国小麦的生产。目前尚缺乏有效的小麦全蚀病抗病品种,主要靠轮作倒茬和化学药剂来防治。但因小麦全蚀病菌在土壤中存活时间较长,而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长时期轮作不现实。化学农药只能除掉种子中携带的病原菌,不能根除土壤中的病原菌,并且还存在易残留、污染环境、病原菌容易产生抗药性等问题。而生物防治能使拮抗菌在土壤中大量富集,可以长期对土壤中的病原菌产生拮抗作用。因此生物防治已成为小麦全蚀病防治研究的热点。本研究从发病土壤中分离、筛选得到对小麦全蚀病菌(G.g.t)拮抗活性较强的生防芽孢杆菌菌株,并从菌丝形态方面观察了生防菌株对小麦全蚀病菌的影响,初步研究了菌株的防治效果及对小麦的促生长作用,为开发有效的生防菌剂奠定基础。从河北省部分地区采集小麦全蚀病发病土壤,分离到306株芽孢杆菌,利用平板对峙培养法筛选到4株对小麦全蚀病菌(G.g.t)拮抗作用较强的芽孢杆菌,其中Z-9菌株拮抗作用最强,抑菌带宽达2.90cm。挑取抑菌带边缘的菌丝进行显微镜观察,发现Z-9菌株能使小麦全蚀病菌(G.g.t)菌丝膨大、断裂。通过菌落、菌体及芽孢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试验和16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Z-9菌株为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Z-9菌株进行了摇瓶发酵条件优化,确定最适培养基及最适发酵条件为玉米粉1.00%、黄豆饼粉2.00%、Mn SO4·H2O 0.04%、MgSO4·7H2O 0.04%,初始p H 7.5,250m L三角瓶装液量为50m L,37℃培养36h。优化后菌浓(1.60×109CFU·m L-1)提高到优化前(1.50×108CFU·m L-1)的9.60倍。为今后生防菌剂的工业生产试验提供了依据。施用后对作物的生长发育没有负面影响是作为生防菌剂的必要条件。因此,本研究首先进行了Z-9菌剂小麦萌发和促生长试验。将表面消毒的20粒小麦种子放在用2.00m L Z-9菌悬液浸湿的位于灭菌平皿(ф9.00cm)中的滤纸(ф8.50cm)上面,放入28℃培养箱中对小麦种子进行催芽促生长试验,用2.00m L无菌水浸泡滤纸作为空白对照。经3d生长后检测根长和芽长,结果表明,当浓度为1.00×1091.00×1010 CFU·m L-1时,平均芽长和根长增长最大,分别比对照组增加了55.30%和46.90%,表明该菌剂能促进小麦种子萌发后根和芽的生长,但对小麦种子的发芽率没有影响。在明确了该菌剂对小麦有促生长作用的基础上,进行了盆栽防治试验,考察该菌剂对小麦全蚀病的防治效果。在病原菌饼上接种经过不同处理方式(拌种、浸种、浇种)的小麦种子,一个月后检测小麦全蚀病发病情况并对小麦的根长、根重、株高、株重进行测量。结果表明,拌种、浸种、浇种都有一定的防效,其中浇种的防效最高,在1.00×1091.00×1010 CFU·m L-1浓度时平均防效达58.04%,并且平均根长、株高、根重、株重也增加最多,分别比对照组增加了532.23%、80.65%、44.44%、363.15%。该试验为菌剂的最佳施用方式提供了依据。
其他文献
甜豌豆Pisum Sativa是半直立型草本植物。1982年我所从省植物研究所引进美国甜豌豆,经二年试验看出,甜豌豆具有株型紧凑、茎秆矮壮、豆荚饱满、荚大粒多、早熟高产、适应性
鲁棉一号是我省植棉史上一项重大突破,这项研究成果彻底取代了国外引进品种,雄辩地证明了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棉花生长期长,对环境比较敏感。山东棉区常年春旱夏涝秋又旱,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第三讲、互比排列法的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互比排列法也是试验设计简单应用较广的方法,一般分逆向式和阶梯式两种排列,适于4个以上处理,在平原地区造试验林之用。(一)互比排
《舌尖上的中国》让人们大饱眼福,但对很多人来说也只是眼福而已。在食品安全问题、工业化、产业寡头化的大浪潮下,那些地道的美食,好像非常难享用得到。但有一个人,他跋山涉
将12个甜高粱品种(系)分成两个组,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法(3×3)配成18个杂交组合,对 F_1的含糖量(BX),磷酸值和乌头酸三个性状估算了遗传变异组成和遗传力等参数。试验表明,各
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 Decne)是蓝果树科(Nyssaceae)喜树属(Camptotheca)乔木,落叶阔叶树,主产亚热带地区。喜树碱是从喜树中提取的有效的抗肿瘤活性成分,喜树碱及其衍生
Y一射线辐照花生引起植株各种性状的突变,国内外报道较多,但对诱发叶片气孔变异,以及气孔突变后与抗旱性关系的研究,目前报道较少。为此,我们对白沙1016几个突变体进行了叶
目的:本文对蔷薇科(Rosaceace)委陵菜(Potentilla anserine)属植物鹅绒委陵菜的块根蕨麻(potentilla anserine L.)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对蕨麻有效部位的提取工艺进行考察,确定最
作为地方报记者,我最“得意”的作品,并不是获省一等奖的作品,而是爬山涉水追寻新闻美学价值而得到的一束沾露的“野花”——温州日报1990年冬“灾区行”系列报道。 那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