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转子间骨折发病特点分析及治疗观察

来源 :山东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q51575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山东省中医院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发病特点,观察中西医治疗的疗效,为进一步提高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诊治水平提供方案。
  方法:通过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病历系统,收集2014年07月~2018年12月间以股骨转子间骨折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年龄、性别、受伤原因、季节、职业、吸烟史及饮酒史和骨折发生的关系,探讨治疗方式和合并症情况对骨折疗效的影响,总结分析其发病特点;收集46例在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入住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显微骨科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两组均行PFNA(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给予抗感染、消肿及抗凝等常规药物治疗,术后每两天无菌换药一次。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无菌换药时在伤口处使用院内自制剂马黄酊(马钱子、黄连等)湿敷,对照组仅采用常规基础治疗和无菌换药,采用空白对照。观察两组患者在术后白细胞计数、血沉和C反应蛋白指标及术后第1、3、5、7天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情况。
  结果:通过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收集130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分析显示:患者多为农民,摔伤为主要致病因素,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患者,年龄集中在60~80岁之间,并且冬春季节患病人数明显多于夏秋季节。其中1057例行手术治疗,多数患者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平均术前准备时间为6.76天;249例行保守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为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三大合并症。
  临床收集40例有效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PFNA闭合复位内固定配合马黄酊中药外敷治疗结果显示:两组住院天数、白细胞计数、血沉、C反应蛋白和VAS评分P值均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马黄酊制剂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消炎止痛方面疗效确切。
  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内科疾病是影响治疗效果的的主要因素,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临床值得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本课题将祖国医学与试管婴儿(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技术相结合,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结合导师多年临床经验,观察肾气丸加减对肾虚肝郁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不孕患者,在行IVF助孕过程中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探讨肾气丸加减在IVF领域的应用,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本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患者,
目的:  通过对月经前后诸证古代文献进行系统搜集和整理,归纳探讨古代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临床收集整理导师王东梅教授辨治月经前后诸证的病例,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总结探讨导师治疗本病的用药经验。  方法:  1.采用计算机检索与手工检索相结合。计算机检索《中华医典》,对古籍中有关月经前后诸证的论述进行搜集整理,同时检索中国期刊数据库,从相关现代文献中提取所涉及到的古代文献内容;手工检索山东中医药大学图
目的:利用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中药及安慰剂干预后的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的肾阳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患者卵泡液进行分析,结合临床治疗效果,挖掘肾阳虚型PCOS的生物标志物,明确差异代谢物的作用机制及相关的代谢通路,探讨补肾中药(右归胶囊)发挥疗效
目的:1.临床采集分析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2.选取妇科经典活血化瘀消癥经方代表方剂桂枝茯苓丸,通过文献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探讨其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1.临床研究部分为横断面研究,制定子宫腺肌病临床观察记录表,收集子宫腺肌病患者四诊信息,联合运用因子分析、系统聚类分析及关联规则算法分析的数据挖掘方法,系统分析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2.全面检索Coc
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中药内服联合InterTan髓内钉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中药内服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为中医药联合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9月-2018年6月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4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将此40例患者随机地分成中药组和对照组两组。住院治疗期间中药组予常规治疗和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
学位
目的:评价中药熏洗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的影响,在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肿胀、疼痛、膝关节功能障碍上的临床疗效,以及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缩短术后康复时间上的优势,获得客观、真实、准确的临床疗效评价,从而指导医者选择最优治疗方案并丰富临床治疗方法。  方法:将8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肿胀、膝关节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依据术后2周手术切口甲级愈合且拆线
目的:  探讨冰硝散联合肢体抬高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肿胀及延缓下肢肿胀出现的疗效,更好的帮助临床上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及康复,提高患者的满意率及手术的疗效。为患者术后康复训练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方法:  本研究选取对象为2019年3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关节骨科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需行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0例,患者均符合纳入标准。将
目的:以中医“筋骨并重”为指导理论,以骨短缩-延长术为治疗方式,比较应用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与Orthofix单臂外固定架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开放性胫骨骨折后骨缺损并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2014年9月~2019年9月解放军第九六〇医院收治开放性胫骨骨折后骨缺损并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资料4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骨短缩-延长术的手术治疗方式。根据手术方法的差异分为Iliza
目的:通过分析跗骨窦切口微创内固定术联合活血接骨汤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有效性,为该病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对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自2018年4月到2019年2月收治的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患者病例进行研究,分为试验组(跗骨窦切口微创手术联合活血接骨汤)和对照组(跗骨窦切口微创手术),两组各30人。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VAS疼痛评分与Ma
学位
目的:  探讨葛藤二仙汤加减对以眩晕/头晕、颈部不适为主要症状的颈椎病肝肾不足证治疗效果。  方法:  以2019年01月至2020年01月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脊柱骨科门诊就诊的颈椎病肝肾不足证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实验组给予葛藤二仙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西比灵)治疗。以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量表对患者的症状进行评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周后、2周后的评分变化,以SPSS2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