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溶剂重结晶法纯化银杏叶提取物与微分化工艺研究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05724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杏叶提取物在医药学、保健、护肤及食品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市场要求的提高以及日益增长的需求量,银杏叶提取物中有效成分的纯化以及其水溶性的改善成为了科研工作的热点。但以往用于纯化银杏叶提取物有效成分和改善水溶性的方法大多不适宜产业化发展,为了开发一种易于产业化的方法,本文将反溶剂重结晶法应用于银杏叶提取物的纯化和改善水溶性中,并进行了细致的研究。  本研究通过反溶剂重结晶法成功的提高了银杏叶提取物中有效成分的含量。通过单因素实验方法,优化了纯化工艺的最佳条件:药物浓度为45 mg/mL,反溶剂与溶剂体积比为20,搅拌时间为1 min,反应温度为25℃。在最优条件下制备得到的银杏叶提取物纯化粉中银杏黄酮的含量从原药的23.60%提高到了53.85%,将银杏内酯的含量从原药的6.23%提高到了11.40%,并且保证了纯化后的银杏提取物中银杏酸的含量小于10 ppm,符合安全标准。通过反溶剂重结晶法成功制备了银杏叶提取物水溶性超微粉。通过单因素实验方法优化得到的最优制备条件如下:药物浓度为5 mg/mL,反溶剂和主溶剂的体积比为20,表面活性剂浓度为5 mg/mL,反应温度为20℃,滴加速度为7 mL/min,搅拌时间为1 min,搅拌速度为900 rpm。在最优条件下制备得到的银杏叶提取物纳米微粉的平均粒径为75.2 nm。通过对比对银杏叶提取物原药和纳米微粉SEM、FTIR、XRD、DSC和 TG检测结果发现银杏叶提取物原药和纳米微粉的化学结构和晶型均未发生改变。银杏叶提取物纳米微粉中银杏黄酮在胃液中的溶出效果较原药有明显改善,溶出累积百分比从原来的63.9%提高到了83.49%,银杏内酯的溶出累积百分比从原来的23.68%提高到了39.32%。银杏叶提取物纳米微粉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也比原药有了明显提高。银杏叶提取物纳米微粉中银杏黄酮在大鼠体内生物利用度的UC值是原药的1.96倍,银杏叶提取物纳米微粉中银杏内酯在大鼠体内生物利用度的AUC值是原药的1.72倍。
其他文献
主要内容项目意义和必要性 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关键技术与挑战性 项目造价、进度、选址 项目提出的背景 原子核层次的前沿科学问题 传统知识主要来自于对稳定原子核的研究(~300
会议
Outline 1.Introduction to SECRAL 2.Test Experiment and analysis 3.Simulations and possible solutions 4.Conclusion
会议
  本论文通过对乙醛酸合成路线的研究,确定了草酸电解法制乙醛酸的工艺路线。  本论文建立了完整的草酸电解法制乙醛酸工艺的原料、产品、中控分析方法。  本论文开发了
Outline Introduction ADS Injector I Testing Facility ECR Ion Source and the LEBT RFQ and the MEBT1 SC Section Dump Line MEBT2 Based on the ADS Injector I
会议
Contents Introduction to the Extraction Kicker in CSNS/RCS Longitudinal impedance measurements coaxial-wire method twin-wire method simulation results on longit
会议
OUTLINE 重离子CW RFQ研究背景 动力学设计 腔体设计及冷模测量 腔体功率实验 腔体初步束流实验
会议
会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一,引言二,低增益FEL 三,高增益FEL 四,比较 自由电子激光三种基本工作模式
会议
Outline A brief review of CSNS Accelerators The construction status of CSNS The commissioning schedule The commissioning for Linac The commissioning for RCS The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