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优化了银杏叶聚戊烯醇类化合物的提取、纯化和检测工艺,采用HPLC制备方法获得了银杏聚戊烯醇类化合物的不同单体,并鉴定了各单体的化学结构,对聚戊烯醇类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以聚戊烯醇含量为指标优化得到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采用索氏提取法,溶剂为石油醚,液料比7∶1,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10h。不同时期和产地的银杏叶中聚戊烯醇总含量及单体数目、含量均有所不同,且霉变后银杏叶聚戊烯醇损失率高达58.6%。 采用4%NaOH甲醇溶液将聚戊烯醇乙酸酯水解为醇的形式,最佳水解条件为50℃下磁力搅拌水解2.5h,转速为500r/min,水解率最高可达98.70%。聚戊烯醇类化合物粗提物用硅胶进行柱层析纯化,流动相为石油醚→石油醚-乙醚(25∶1)线性梯度洗脱,纯化后聚戊烯醇乙酸酯含量超过90%;水解后聚戊烯醇采用硅胶柱层析纯化,流动相为石油醚-乙酸乙酯(9∶1),纯化后聚戊烯醇含量超过90%。 通过实验建立了银杏叶聚戊烯醇类化合物HPLC含量测定及制备方法,HPLC分析条件为:色谱柱Kromasil ODS(5μm,250mm×4.6mm),流动相异丙醇-甲醇-正己烷-水(10∶6∶3∶1),检测波长210nm,柱温27℃,流速0.9ml/min,进样量10.0μl。制备条件为:色谱柱YWG-C18(10μm,300mm×20mm),流动相异丙醇-甲醇-正己烷-水(50∶27∶10∶3),检测波长215nm,柱温27℃,流速10.0ml/min,进样量200μl。利用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吸收光谱、质谱、1H NMR谱、13C NMR谱对结构进行了鉴定,确定制备产物是由12~21个异戊烯基单元组成的聚戊烯醇类化合物,结构为(ω)-(trans)2-(cis)8-17-(α)。 通过土豆碟抗凸瘤实验可初步验证银杏叶聚戊烯醇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通过体外实验发现聚戊烯醇对Hela和MCF-7细胞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当药物浓度为100μg/ml、作用72h时抑制率分别达到了70.1%、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