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研究是从200株稀有放线菌中检测线型染色体和染色体外遗传因子,检测到大多数稀有放线菌的染色体为线型染色体,同时在稀有放线菌中检测到7个环型质粒、两个线型质粒、一个噬菌体。对链孢囊菌(Streptosporangium)SC119分离到的6.8kb质粒pSR119在体内有8-10个拷贝,序列分析揭示该质粒有12个开放阅读框(ORF),其中发现编码接合转移蛋白的基因、转位酶基因以及转录调控因子基因等。而对诺卡氏菌(Nocardia)SC174体内的63kb噬菌体的序列分析它具有73个开放阅读框,其中有编码外壳蛋白、尾蛋白、整合酶等噬菌体特征性蛋白的基因。同时在对地中海拟无枝菌酸菌(Amycolatopsis mediterranei)U32线型染色体复制起始区的研究证实884bp的dnaA与dnaN基因间序列包含了19个DnaA盒子及两个13个碱基组成的富含AT区,这些特征与变铅青链霉菌(Streptomyces lividans)的复制起始区(oriC)特征相似。将884bp片段连接到大肠杆菌质粒pUC18上得到的质粒pTYQ9可以在地中海拟无枝菌酸菌U32中自主复制,但是该质粒在地中海拟无枝菌酸菌U32体内不稳定。pTYQ9在地中海拟无枝菌酸菌U32体内以两个拷贝存在。虽然在地中海拟无枝菌酸菌U32体内稳定复制需要完全的19个DnaA盒子及两个富含AT区,但是只要其中一个富含AT区与部分DnaA盒子就足够维持质粒的复制,暗示不同的区域都能维持复制功能。对来源于不同真细菌的oriC序列的系统进化分析可以很好的反映它们之间的进化关系。第二部分研究工作集中在发展链霉菌DNA大片段遗传操作体系。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构建有能携带超过50kb外源DNA片段并能在链霉菌自主复制的载体。利用链霉菌线型染色体的端粒与线型质粒的复制子以及细菌人工染色体的基本功能单元构建了一系列克隆载体pTQ50、pTQ51、pTQ52、pTQ53,它们具有在大肠杆菌中复制和选择的基本功能单元,也能在链霉菌中稳定地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