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噬是真核细胞的一个保守过程,可以将细胞质中的蛋白质、矿物质、脂质体或者损伤线粒体、核糖体、细胞核转移至溶酶体中进行降解。c-Myc作为一种原癌基因在促进多种恶性肿瘤生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c-Myc可以通过靶向多种与代谢相关的基因进而调控肿瘤细胞的代谢。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是一类由配体结合并激活的核激素受体,同时也具有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在这里,本实验发现PPARγ包含一个LIR结构域(LC3相互作用区域),该结构域可以介导c-Myc选择性自噬降解且不依赖于PPARγ的转录活性。在这个过程中,PPARγ与LC3B相互作用并且将c-Myc转移至自噬溶酶体中从而导致其在溶酶体中降解。此外,PPARγ介导的c-Myc自噬降解可以抑制肿瘤生长。本课题的结果如下:1、Western blot分析表明PPARγ过表达后能降低c-Myc蛋白水平且不影响基因的转录。此外PPARγ降低c-Myc蛋白水平独立于PPARγ转录活性。相反,在PPARγshRNA沉默SW480细胞中发现这个过程被逆转。2、Western blot分析证实PPARγ能通过溶酶体途径降解c-Myc而不是蛋白酶体途径。此外,免疫荧光分析证明PPARγ增加c-Myc与溶酶体的共定位。3、免疫共沉淀和免疫荧光实验分析证明PPARγ与c-Myc存在相互作用。4、Western blot和GST-pull-down分析证明PPARγ通过自身的LIR结构域与LC3B相互作用。而该结构域是PPARγ诱导c-Myc自噬降解的关键。5、葡萄糖和乳酸检测证明PPARγ/c-Myc通路可以抑制肿瘤细胞葡萄糖摄取。6、异植瘤裸鼠模型和Soft Agar分析表明PPARγ-LIR结构域是抑制肿瘤增殖和肿瘤生长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