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哲学价值论发源于西方社会,如今在我国已经成为一门“显学”。本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实践思维方式的视角,来厘清马克思之前哲学价值论的主要历史形态及其理论困境,并指出马克思哲学价值论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界定价值的本质。以此,初步梳理出马克思哲学价值论的基本内涵,并且探讨它的当代意义。
本文从价值与客体、主体、实践三个方面的关系,来初步阐述马克思哲学价值论的基本思想。价值来源于客体,取决于主体,产生于实践。没有客体也就没有价值,任何价值都是对主体人而言,而价值实现的根本途径是现实的个人的实践活动。实践是人的安身立命之本,是价值实现的有效形式,是一切价值的生长点。人们进行实践的目的是为了创造价值,马克思哲学价值论立足于实践,从人的现实生活实践出发,这才是现实地、社会地、历史地理解价值本质的关键。马克思哲学价值的本质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的、主体合理需要与客体属性之间的一种积极的意义关系。这种价值论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然而,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全面“异化”的社会,为了扬弃“异化”,马克思展开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以此来实现他的价值理想。我们研究马克思哲学价值论不是目的本身,而是通过对理论的研究来反观现实并指导现实,这才是真正目的。这个时代的现实一再表明,我们这个时代仍然需要马克思,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在于批判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在于对现实世界的解构与治疗。基于现当代社会价值问题的突显,以及马克思哲学承担的历史使命,可以说,研究马克思哲学价值论,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当前的价值论研究,为重建价值哲学提供理论依据。马克思关注人,关注入的价值,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当中去探寻世界,从而开启了考察世界的价值视角,同时对当代价值观的建构也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