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代阿明依附理论的新发展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来源 :内蒙古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f159508006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全球化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贡献,但也使国家间产生贫富分化,发展不平衡在日益加剧。埃及著名的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国际政治经济学家、全球化问题专家以及依附理论的代表人物——萨米尔·阿明,提出了“中心——外围”体系(中心资本主义国家——外围不发达国家)的不平等发展理论和“脱钩”论为主要内容的依附理论,对世界经济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发展进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金融危机之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在遭遇重创后开始脆弱的复苏,这与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的强势崛起形成鲜明对比,以金砖国家为首的新兴经济体展现出勃勃生机,在后危机时代的经济全球化体系中扮演着日趋重要的角色。面对国际形势的变化,本属激进学派的阿明依附思想也开始趋于缓和,在传统观点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着。  本文前四章分别从阿明“中心——外围”体系的发展、“脱钩论”的发展、金融危机前后阿明对世界格局的不同看法、阿明对发展中国家关注重点由非洲移向中国这四条主线展开对比与分析,提出了金融危机前后,阿明的关注视角已由外围国家依附发展到中心资本主义国家的自身危机、对中心国家批判从经济批判发展到意识形态和生态批判、外围国家要发展从自身“脱钩”转向中心国家的“不脱自爆”、“脱钩”路径从实现社会主义到提出世界替代主义的转变,同时在最后一章重点对阿明有关中国发展模式的探讨展开了评析。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得到了对当代中国发展的些许启示:新时期,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要发挥其大国使命,要勇敢地迈向世界市场,顺应大势、主动作为,使经济全球化的正面效应更多释放出来,要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同时,继续坚持对外开放发展战略,加强同“一带一路”战线上的国家合作,共同促成一个和平、稳定、发展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到来,让经济全球化进程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使中国不仅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成为举足轻重的贡献者。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技术的进步,网络产业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中。其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我国反垄断法规制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近年来网络产业中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争端不断发生,
在中国的辽阔版图中,东北居于一隅,不同区域的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长期以来便形成了不同地区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东北也是如此。伴随着东北人世代生活的火炕也被赋予了时代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对外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2%上升到2016年的5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