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宫颈脱落细胞C-MYC基因扩增的临床研究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xiaomai1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子宫颈癌(Cervical Cancer,CC)是世界上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全世界每年约有47万宫颈癌新增病例,我国每年大约有10万子宫颈癌新发病例;我国子宫颈癌年调整死亡率为4.3/10万,其中山西省的部分高发地区可达36.0/10万,并且有发病年轻化的趋势。已经证实由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 HR-HPV)持续感染启动,同时伴随其他因素,经由子宫颈的不典型增生(轻-中-重度)、原位癌、早期浸润癌直至发展成子宫颈浸润癌。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子宫颈癌早期治疗后5年生存率接近100%,而晚期治疗5年生存率仅为20%-50%。因此,针对宫颈癌及其癌前期病变的筛查和早期诊断尤为重要。目前宫颈癌筛查的方法多采用宫颈脱落细胞检查及HPV检测。研究发现,传统巴氏细胞学检查的特异性可高达90%以上,但由于取材不全面、涂片不均匀、细胞丢失多、过多的血液或细胞学诊断医师的主观偏倚等诸多方面的不足,其敏感性一般只在55%-80%左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发明的液基细胞学检测技术虽改变了常规涂片的操作方法,但在发现高级别CIN方面,不论是敏感性还是特异性均无显著提高。目前已公认,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必要条件,HPV检测具有宫颈癌筛查的潜在作用。与细胞学检查相比,HPVDNA检测CINⅡ以上病变敏感性更高,可达95%,但特异性较低,为70%左右。多数HPV阳性的病人在一年左右就会转阴,意味着除了HPV感染外还有其他的机制在子宫颈癌发生与进展中发挥着作用。因而,从宫颈癌筛查及早期诊断角度出发,迫切需要其它可靠指标或手段来协助以上检测手段进行综合判断,使宫颈癌的早期筛查更准确、更可靠,更有预见性。近几年分子遗传学研究在寻找预防、早期诊断及有效的治疗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方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发现原癌基因在基因或蛋白水平上的改变致使细胞肿瘤转变并损害细胞生长调控机制,从而引起肿瘤形成。其中C-MYC基因被证实是一种与肿瘤高度相关的细胞癌基因。C-MYC基因定位于8q24区,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经常发现C-MYC基因的扩增和过度表达,该基因扩增异常,提示可能已经存在宫颈癌前病变,甚至是宫颈癌。因此,C-MYC基因的异常扩增可能是宫颈癌形成的早期事件。Sokolova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发现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存在C-MYC基因的扩增,并且随着病变程度加重而升高;表明C-MYC基因扩增的情况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病情发展程度密切相关。因此,对C-MYC基因扩增情况的检测可能有助于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为目前检测这一基因扩增的标准方法,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定位精确、可定量、稳定性好、无创等特点。故而应用FISH技术检测(?)C-MYC基因的扩增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行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筛查及早期诊断方法的局限性,有望成为临床宫颈疾病筛查和早期诊断中一项重要的辅助检查。目的:本研究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不同程度宫颈病变中宫颈脱落细胞C-MYC基因的扩增情况,与细胞学、HPV感染情况及病理学金标准进行比较,评估C-MYC基因检测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及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2年3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妇产科门诊自愿接受宫颈筛查者或入院接受治疗者在进行治疗前检查的住院患者共140例。每一位研究对象均进行细胞学、HPV DNA、C-MYC基因检测和阴道镜组织病理学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将140名研究对象按细胞学分为Norm/infla、ASCUS、LSIL、HSIL及SCC组;按组织病理学分为正常、CIN Ⅰ、CIN Ⅱ、CINⅢ和宫颈癌组。细胞学采用新柏氏液基细胞学检测,HPV DNA采用凯普HPV基因分型检测,C-MYC基因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采用X2检验,设立检验水准为α=0.05,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以组织病理诊断为金标准,用灵敏度、特异度、假阴性率、假阳性率、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及Kappa系数评价三种检测方法在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价值。结果:1.根据细胞学分组,C-MYC基因在Norm/Infla组、ASCUS组、LSIL组、HSIL组及SCC组的扩增率分别为0.0%、20.9%、45.0%、64.5%、93.8%。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2.根据组织学分组,C-MYC基因在正常组、CIN Ⅰ组、CIN Ⅱ组、CIN Ⅲ组及宫颈癌组的扩增率分别为2.6%、11.5%、44.4%、71.0%、83.3%。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3.宫颈病变程度越高,C-MYC基因阳性表达的异常细胞数目越多,核型表现越复杂。正常宫颈组织C-MYC基因阳性表达的异常细胞数目为0~5,基因扩增数量为3;低度病变(CIN Ⅰ)异常细胞数目为0~7,基因扩增数量为3~4;高级别病变(≥CIN Ⅱ)异常细胞数目为2~32,基因扩增数量为3~8。4.三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假阴性率、假阳性率、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分别为:细胞学(72.3%、81.3%、27.7%、18.7%、3.87、0.34)、 HPV DNA (92.1%、57.8%、7.9%、42.2%、2.18、0.14)、C-MYC基因(64.5%、93.8%、35.5%、6.2%、10.4、0.38)。3种诊断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5.应用Kappa系数分析C-MYC基因检测与细胞学及HPV DNA检测的吻合情况,结果显示经加权后Kappa系数分别为0.538和0.399,P均为0.000。这三种方法有一定的吻合度,但吻合度一般。结论:1.随着宫颈病变级别的增高,C-MYC基因的扩增率也明显增加,且高级别病变基因阳性扩增率著高于低级别病变,C-MYC基因的扩增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2.宫颈病变程度越高,C-MYC基因阳性表达的异常细胞数目越多,核型表现越复杂。C-MYC基因可能成为一个用于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早期诊断的新的分子生物学标志物。3.采用FISH技术检测C-MYC基因扩增,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可降低漏诊率和在某种程度上降低误诊率,指导CIN的分流与治疗,可作为一种协助检测手段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进行筛查及早期诊断。
其他文献
日本赴柬维和部队是战后日本首次向海外派出的军事力量。作者作为一名与日本维和部队在同一战区工作过的中国驻柬军事观察员,介绍了他亲眼目睹和了解的有关日本维和部队的维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在整个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必须牢牢记住改革的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
小儿脑瘫(CP)是指从出生前到出生后大脑发育过程中因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运动发育落后及姿势异常的种临床综合征。常伴有智力低下、癫痫、语言障碍、行为异常和
梅毒的母婴传播途径:在妊娠任何阶段,梅毒螺旋体均可通过胎盘传染。未经治疗者,虽已无性传播(病期>2年),但妊娠时仍可传染给胎儿,病期越长,传染性越小。早期梅毒的母亲发生流
会议
本文以上市公司2008~2013年数据为样本,对CEO年龄与公司风险承担的关系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CEO年龄与公司风险承担水平负相关,年长CEO更倾向于削减研发
针对水下航行器热动力系统设计、研制、试验和验证的需求,研究了半实物仿真系统的设计难点,解决了建模、仿真方法和仿真平台构建等关键技术。在基于MATLAB/SIMULINK精准建模
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与电子商务的普及,房地产经纪业也在寻求"互联网+"模式。近年来,房地产经纪业发生了O2O革命,其中主要有基于产品销售的O2O、基于服务销售的O2O和基于信息
<正> 2009年6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办理制毒物品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正确适用法律办理制毒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