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河湾盆地磁性地层学研究——以东谷坨和岑家湾剖面为例

来源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nm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泥河湾盆地不但发育典型的晚新生代湖相地层,还保存了众多的早更新世旧石器遗址。东谷坨和岑家湾两条剖面是盆地内含有旧石器遗址的湖相地层剖面,主要由灰白色粘土、灰绿色粘土质粉砂、灰黄色粉砂和棕黄色细砂组成,剖面记录了可靠的地磁场极性变化。 磁化率各向异性特征显示地层中保存了典型的原始沉积磁组构,表明地层形成于水动力条件较弱的环境中,且自沉积作用发生以来未曾受到构造应力等物理扰动。磁化率随温带变化特征(χ-T)曲线和退磁实验表明剖面上主要的磁性矿物和载磁矿物是磁铁矿,部分层段含有赤铁矿,可能还有少量的磁赤铁矿。 东谷坨剖面主要记录了布容极性时、松山极性时以及哈拉米洛极性亚时,马梁石器层刚好位于布容/松山极性界限以下,东谷坨石器层直接位于哈拉米洛极性亚时底界以下,分别确定马梁遗址和东谷坨遗址的年代为0.78Ma和1.1Ma。岑家湾剖面记录了松山极性时的一部分,通过与相邻的马圈沟剖面磁极性序列的对比,确定岑家湾文化遗址形成于哈拉米洛亚时之前,其年龄约为1.1Ma。 将东谷坨和岑家湾两个剖面的磁性地层与邻近的马圈沟、郝家台、小长梁和洞沟剖面的磁性地层结果进行对比,建立泥河湾盆地东部湖相地层的磁性地层框架。盆地东部边缘的湖相地层最迟从2.0Ma起开始发育,一直持续到布容极性时的晚期,结束于中更新世末期或晚更新世初期。以湖盆发育中期的一次大面积萎缩事件为界,泥河湾古湖盆的发育至少经历了两次大的扩张期,湖相地层的整个发育过程受到断层活动的控制。 将获得年龄的东谷坨、马梁和岑家湾三个旧石器遗址与盆地内以及华北其他地区其他有可靠年龄数据的早更新世遗址相结合,建立了华北地区早更新世古人类活动的年代序列。结合第四纪古环境变化特征,本文认为华北早更新世的古人类不但可以生存于间冰期,而且能够生活在冰期,既能在相对暖湿气候期也能在相对干冷期生存。在波动的气候背景下,人类适应了高纬度地区的温带环境,波动的气候变化可能促进了人类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可能促进了人类进化。
其他文献
本文以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文物保护关键技术研究——高新技术在古文化遗存无损探测与成像中的应用研究》为依托,以金沙遗址为研究对象,运用高密度电阻率法重点探测金沙考
本论文运用双差法开展了三方面的研究工作。 第一方面的工作是运用双差法对2004年8月—12月发生在南北地震带上的云南鲁甸地震序列进行了精确定位,同时在资料的处理和结果
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从2011年以来,开办了一档新颖别致的歌曲欣赏类节目——《天天把歌唱》,旨在推介优秀歌曲,丰富音乐生活,让百姓天天聆听好歌,使身心得到愉悦,精神得到陶冶
侗族音乐在近几年的民族音乐地位中往往以重要角色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她优美动听的旋律,甜美质朴的歌声每次都能引起听者的共鸣,唤醒听者对大自然的向往和憧憬,侗族大歌更是获
近年来,随着油气、金属矿勘探开发程度的不断增加,对地震高精度成像的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波形反演作为高精度、高分辨率的速度建模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它能够综合利用
摘 要:“诗”与“画”的关系问题是复杂的,但也可以大致从共同性和差异性两方面来分析。二者既互相渗透,又有着在创造审美意象方面的同一性,二者分属于不同的艺术门类,有着各自的审美情趣,在观赏者心中也有着不同的地位。  关键词:“诗”“画”关系;共同性;差异性  “诗”“画”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在面对这两种艺术形式时经常讨论的话题,“它实质上是不同门类艺术的共同性和差异性的问题”。[1]本文分析“诗”“画
针对胜利油田储层特点,本文在分析陆相薄互层油藏时移地震监测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重点开展了岩石物理实验测量、时移地震可行性分析方法以及时移地震正演模拟方法等基础研究工作
学位
为了更好地研究复杂构造和速度分布条件下地震资料的精确成像方法,本文首先介绍了偏移原理、传统偏移方法及逆时偏移的概念。针对逆时偏移波场递推计算和成像过程中的具体问
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动力大地测量学中有关地球形变和地球自转的若干问题。作者在本论文中所做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有: 1)在地球质心参考系(GRS)中给出了适合于所有激光测距问
在新闻生产流程中,企业和媒体不应再是简单的供求关系、广告投放关系和利益交换关系,而应是新闻的共同生产者。做一个记者是我从中学开始的梦想,但生活中的一些小意外却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