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子矿古益矿区采空区处理及残矿回收技术研究

来源 :武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wilsonp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佛子矿古益矿区经过多年的浅孔留矿法开采,在矿体上部遗留了大量的采空区,由于前期的无序处理形成了复杂的空区局面,不仅造成空区中大量的矿柱资源浪费,而且严重威胁到矿山的安全生产。本文以104号矿体采空区群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通过采空区现场调查、室内力学试验确定了采空区的分布状况、赋存特征及岩体的结构要素和物理力学参数。在此基础上运用RMR法对采空区围岩稳定性进行了分级研究,结果显示采空区围岩质量属于II~III级之间。(2)运用理论公式法、点强度折减法对采空区围岩及支撑矿柱稳定性展开分析。结果表明,104号矿体各采空区围岩暴露尺寸均未达到其极限暴露面积,自稳能力良好;空区中大部分留设矿柱安全系数较高,但100m水平矿体厚大处支撑矿柱安全系数偏低,需尽早采取处理措施。(3)结合各空区稳定性状况及残留矿柱的赋存特点,提出全崩、全充、崩充联合法3种可行的空区处理兼矿柱回采方案,并通过模糊数学优选法选取10个主要影响指标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出最优方案为崩充联合法。(4)采用FLAC3D软件对优选方案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空区处理不同阶段各回采区域巷道、围岩及地表稳定性状况。模拟结果表明,方案实施过程中,空区围岩及地表岩体的应力及位移变化较小,采区整体稳定性良好。采用崩充联合法处理空区时,空区上部应力集中区围岩充分移动、垮落,应力大幅缓解,下部空区得到充实,稳定性显著提高,能有效消除空区隐患,同时实现残留矿柱的安全回采。通过上述研究提出的技术方案,为古益矿区采空区治理及残矿回收难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同时,对其它矿山类似问题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近几年,煤炭加工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的趋势十分明显,各类大型设备不断投入现场运行,同时选煤厂是一种典型的流程式、各工艺环节环环相扣的加工企业,一台设备的故障可能导致大量的连
为了能够改善煤泥旋流重选柱只出两产品的局限性,同时提高精煤产率,采用在煤泥旋流重选柱内部插入一根同心上溢流管,变原溢流管上出口结构为切向侧出口结构,形成新的粗煤泥分选旋
作为一种新型的无机矿物非金属填料,硅灰石由于具有较高的白度和特有的纤维状结构被广泛应用于造纸、塑料加工等领域。但是由于硅灰石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其填充高聚物制备的复合
作为旋转机械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零部件之一,轴承的运行状态直接影响着整个系统的稳定性。生产厂家对轴承的质量检测都比较重视,除了常规的生产过程质量检测外,有条件的地方还需要对轴承进行全设计寿命的运行试验,本论文针对的就是这类试验系统。与对滚动轴承运行状态进行现场监控报警的系统不同,本论文涉及到的滚动轴承疲劳寿命测试系统,主要完成对滚动轴承从无损状态一直运转到损坏的整个试验过程中振动和温度的数据采集、传输
近年来,随着上组煤的资源逐步枯竭,部分矿井开始下组煤的延伸,开采时面临着地应力的不断增大、下组煤层受到太原组灰岩含水、奥陶纪灰岩承压水的威胁更加严重的问题,如何有效的预
横机的自动化、高速化、智能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但现有横机控制系统忽略了系统的开放性,其结果是系统的集成度较低,网络功能差,大量的生产信息难以共享。针对现有横机自动控制
建筑物下采矿直接危害着地面的建筑设施和自然环境,它关系到矿井作业的安全和经济效益问题。关于建下采矿的地表下沉问题,国内外学者也有不同程度的研究。林南仓矿井田范围内各
本文是针对《基于仿真系统五龙矿通风系统网络优化改造研究》科研课题开展的,根据实际需要,主要对五龙矿进行了系统普查、创建五龙矿通风仿真系统、角联结构的稳定性分析、自
在旋转机械中,存在着大量的转子不平衡故障,这是由转子不平衡质量的惯性力或惯性力矩所造成的。为了消除转子不平衡故障,几十年来工程技术人员做了大量而有效的工作,构建了完善的理论基础,提出了许多有效的解决方案。本文旨在采用更快速、高效的测试方案和更精确的信号处理方法,开发出一套针对刚性转子现场动平衡的测试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文主要做了以下方面的研究:①研究国内外动平衡技术,对动平衡技术进行分类,认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