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广大分散的农户进入市场、改善自身经济地位的有效选择。一个半世纪世界合作运动的经验表明,农民合作组织是当今世界最为成功的合作组织类型,也是当代世界合作运动的主体。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兴起,是市场化取向改革和农业弱质性特点的必然结果。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产生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其产生发展的历程与农业专业化、市场化发展的进程基本一致。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对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一种有效途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较好地满足了农民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需要,为农民参与市场竞争提供了组织化的平台,并取得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规模效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的着力点和载体。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现状来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还存在着发展环境的制约和内部运行机制的欠缺,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探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外在环境优化和内在机制再造,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其理论意义在于从社会实践的个案出发,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一般经验,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内部运行机制的优化和外部环境的再造,将丰富该领域的研究成果,拓宽其研究层面。从实践层面看,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路径的研究,尤其是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内在运行机制再造和外部环境优化的研究,对突破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瓶颈将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本文在研究方法上坚持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实证分析,通过调查广泛占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材料,为探索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对策提供实证;规范分析,以内在运行机制的再造和外在支持体系的优化能够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为价值判断,以合作经济理论、农业经济学、系统论等为理论基础,研究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成因,并找到促进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对策方案。通过分析研究,我们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我国农业市场化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又好又快地发展,需要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内在运行机制再造;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又好又快地发展,需要优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的外在环境;政府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过程中,必须做好角色定位与加快职能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