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从目前艾滋病疫情来看,尽管干预措施不断加强,干预效果未达到预期,MSM人群的艾滋病疫情呈逐年上升趋势。MSM人群特殊的社会属性决定了其HIV高流行状态以及当前干预措施的局限性,单一学科的研究很难全面解析MSM人群的HIV流行特征。部分学者尝试跨学科领域的研究,但学科之间的结合度不够,有必要结合社会学视角进行深入探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是一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近年来,社会网络分析方法逐渐应用于公共卫生健康领域,尤其是传染病领域,该方法的应用为全面认识疾病传播和流行特征,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了新的视角。虽然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发展了很多年,国内学者逐渐开始使用该理论探讨艾滋病相关问题,但相关研究多局限于社会网络特征的基本描述,并未深入解析对MSM人群HIV传播有着重要影响的社会关系及网络结构。目的:本研究旨在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结合流行病学特征分析MSM人群个体中心社会网络特征及其与HIV相关行为、HIV流行的关系;结合病毒学特征,探讨基于基因距离的MSM人群HIV传播网络结构特征及其与HIV传播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首先以现场调查为主,采用方便抽样,招募点覆盖广州市13个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门诊(VCT),对前来参加艾滋病相关知识咨询以及HIV初筛的MSM人群进行个体社会网络问卷调查,采用提名生成法和提名诠释法采集数据。问卷包含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针对社会连带强弱问题,另一部分是针对调查对象以及被提名者社会人口学及行为特征问题。然后基于基因距离揭示调查地区MSM人群2015-2016年HIV传播网络,在此基础上,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中的整体网络分析思路,进一步探索MSM人群HIV传播网络结构特征,找出影响该网络内HIV传播的“关键节点”。采用SAS 9.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使用UCINET6.0分析社会网络特征。结果:本次调查共获得1073份有效问卷。1073位受访者,共提名4301位MSM同伴。相比18-25岁的MSM人群,31-40岁、41-50岁的MSM选择总体人口学相似性高的同伴的可能性更低,AOR及95%CI分别为:0.57(0.41-0.80)、0.34(0.20-0.57);相比已婚的MSM人群,未婚的MSM选择与其总体人口学相似性高的同伴的可能性更高,AOR及95%CI分别为:3.34(2.32-4.81);4301对MSM同伴关系中,连带强度最高得分为30分,最低得分为6分。与受教育程度相似性低的同伴相比,MSM同伴之间受教育程度相似性高的人群更容易形成较强的关系,AOR及95%CI分别为:1.64(1.25-2.16),31-50岁的MSM人群更可能成为“桥梁人群”。年龄相似性高、年收入相似性高以及婚姻相似性高的MSM同伴之间不容易发生性行为,AOR及9%5CI分别为:0.60(0.50-0.71)、0.79(0.67-0.93)、0.76(0.66-0.89);关系连带强的MSM同伴之间更容易发生性行为及UAI,AOR及95%CI分别为:1.18(1.03-1.35),1.35(1.11-1.65)。在校正人口学因素后,性关系网络以及危险性关系网络大于等于3的MSM人群感染HIV的风险增加,AOR及 95%CI分别为:1.68(1.07-2.65)、1.87(1.06-3.31)。1073例受访者中,通过HIV确证试验,共有93例阳性样本,最终成功获得POL区序列84条。根据系统进化TN93模型分析结果显示,184条序列中(100条序列由广州市疾控中心提供),两两序列之间的基因距离小于或等于1.50%的序列数为75(40.76%)条,有109(59.24%)条序列与其他序列没有直接或间接的传播关系。通过社会圈分析,产生四个大的社会圈,30岁以上的感染者在HIV传播网络中更容易形成较大的子群体,AOR及95%CI分别为8.62(1.41-52.82)。析出两个“关键节点”,年龄较大,位于不同子群体之间。Lambda集合分析结果显示,七个成员在集合中位于核心成员的位置,年龄较大;在这些集合中,有四个成员组成的紧密关系集合,每一个成员均与另外三个成员保持着传播关系,年龄较小。结论:MSM人群社交活动中,对于同伴的选择在人口学特征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其中同伴之间受教育程度相似性最高。MSM人群同伴之间关系强度以弱连带为主,受教育程度对关系连带强度影响明显。MSM人群在交友及寻找性伴过程中,倾向于按照双方人口学特征相似性与否作为选择标准,而在决定是否与对方发生UAI时,性伴双方的社会关系连带强度是重要决定性因素。MSM人群个人所在的社会网络成员的不同对HIV流行的影响不同,网络成员中来自非性伴的情感和社会支持,可降低感染HIV的风险。MSM人群HIV传播网络中心度较高的节点以年纪较大的MSM人群为主,通过凝聚子群分析发现该网络内存在着大小不一、连接紧密程度不同的子群体。该人群HIV流行范围较广,高龄组MSM人群HIV感染者倾向于形成较大且复杂的传播关系网络。MSM人群HIV传播网络中存在着“关键节点”,年龄较大、个体中心性关系网络较大、性伴圈朋友人口学特征相似性较低的“关键节点”可促进以并介导不同子群体之间HIV传播,找到并对其进行干预,是MSM人群HIV精准防治的关键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