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然而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钢铁行业却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现象。已有研究表明,造成产能过剩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过度投资。过度投资不仅会降低投资效率,损害企业价值和股东财富,影响企业的发展,而且会降低整个社会资金配置的效率,产生资源的浪费,影响宏观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就如何有效抑制过度投资展开深入研究。已有研究表明,管理者背景特征与过度投资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然而,已有研究中针对钢铁行业管理者的背景特征与过度投资关系的研究却很少,以治理机制作为调节变量进行研究的更少,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展开研究。因此,本文以我国钢铁行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讨管理者背景特征与过度投资之间的关系,并验证治理机制的调节作用。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关于管理者背景特征、治理机制与过度投资的主要研究成果,并进行述评,然后确定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其次,本文分析了所用到的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具体特点,提出了具体的研究假设;随后,本文通过Richardson模型计算得出过度投资的数额,将其作为因变量,同时选取了自变量和控制变量,建立回归模型,并运用分层线性回归方法对假设进行了检验。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在我国钢铁行业上市公司中,管理者的平均年龄、学历与过度投资都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管理者中男性比例与过度投资呈现显著的正向影响;管理者任期与过度投资不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独立董事比例对于管理者性别比例与过度投资的关系呈现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管理者薪酬对管理者的年龄与过度投资的关系不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本文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我国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管理者背景特征与过度投资的关系,并验证了不同的治理机制的调节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能够对学者今后关于钢铁行业的过度投资行为研究起到一定的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