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诱变对印楝和非洲山毛豆的影响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_bird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航天诱变技术是一种新兴的育种技术,国内外已将此技术运用在农作物、花卉等植物上,并取得重大研究进展,尚未见其在杀虫植物上的相关研究及应用。印楝和非洲山毛豆分别是印楝素和鱼藤酮的资源植物。为提高印楝和非洲山毛豆的生产性能,本实验室于2006年,优选一批印楝和非洲山毛豆种子,经“实践八号”育种卫星搭载运行15天后,将其回收种植在华南农业大学杀虫植物标本园中。以航天诱变后的印楝和非洲山毛豆种子及其植株为对象,研究空间环境对其种子活力、植株株高和花期等表型性状、生物学性状的影响,并依据表型特征选择变异植株,探究变异株次生代谢产物的变化情况和产生这些变化的机理,并运用组织培养技术保存印楝突变体。 研究结果表明,航天诱变致使部分杀虫植物产生了突变,突变方向既有正向,也有负向。其中对印楝产生了不利变异,经过诱变的印楝种子成活率和发芽率均小于对照,植株高度明显低于对照。同时,2008年初的一场低温,导致部分变异株死亡,目前仅存两株。为保存该突变材料,本论文进行了印楝航天苗愈伤组织的诱导、冷冻保存和再生体系建立的研究。 航天诱变对非洲山毛豆部分植株则产生了有利变异。诱变后的非洲山毛豆种子成活率和发芽率均略高于地面对照。表型性状观察结果表明,诱变后的非洲山毛豆植株,在株高、花期、分枝数量和叶片大小等方面均有变异,其中34号植株花期延长,终年不断开花结荚,6号花期提前,21号分枝最多,134号部分叶片显著大于其余植株。采用HPLC—APCI—MS/MS法对非洲山毛豆叶片中的鱼藤酮进行定性鉴定和定量分析,筛选出6号、21号和134号等几个高鱼藤酮含量的优良变异株,并绘制1号、6号、20号、21号、34号和134号六株非洲山毛豆叶片中鱼藤酮含量的周年变化曲线,结果显示它们的含量变化不一致。在研究航天诱变对非洲山毛豆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时发现,不同品种的非洲山毛豆植株,鱼藤酮含量不相同。非洲山毛豆突变株的对比研究发现,各植株中叶绿素a、b和a+b的含量变化趋势一致,但叶绿素a/b值的变化趋势不同,鱼藤酮含量最高的21号(紫花品种)和12号(白花品种)植株叶绿素a/b值最高;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大小与鱼藤酮含量变化趋势一致。21号突变株和地面对照株全蛋白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它们之间有6个蛋白点存在差异。 运用随机扩增(RAPD)分析技术研究印楝和非洲山毛豆突变材料与地面对照基因组DNA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PCR产物变化较大,表明航天诱变对印楝和非洲山毛豆的遗传物质产生影响,出现了可遗传变异。 突变体的选育,以及突变材料变异机理的研究,不仅为印楝和非洲山毛豆的育种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和试验材料,还为其他植物源农药的生产研究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本文以采自广州郊区葱田的甜菜夜蛾及马尼拉陡胸茧蜂为试验虫源,在继代繁殖的基础上,开展了对甜菜夜蛾和马尼拉陡胸茧蜂室内饲养及繁殖技术的研究,首次应用生命表技术评价了马尼
期刊
期刊
本文研究了苦瓜种子胰蛋白酶抑制剂(BGTI)的分离纯化方法和生物活性,确定了利用纯水浸提、热变性沉淀、硫酸铵分步盐析、固相化胰蛋白酶亲和柱特异性吸附等最佳提取方法,通过对
期刊
期刊
连江是珠江四大干流之一北江的上游河段,又称小北江。连江流域处于广东省北部地区,属于我国东部季风区的边缘地带,植被丰富,生物多样性程度较高。但在近20年里,该地区有一种土蝗—
汽油桶倒着,汽油咕咕往地板上淌着。完了?这辈子咋也没想着会这个死活。这一刻,赵长河想到的人不是在山沟里一辈子的老爹、老娘,也不是燕燕,更不是丑老婆单桂芳,而是想着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