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凭借丰富的资源、雄厚的物质资本以及硬件技术的规模和质量拉升经济增长速度这一理念发生转变,转而依赖对知识或有效信息的挖掘、积累和充分利用。作为这一时代的重要产物的知识型企业,正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子系统。知识型企业以知识积累和知识共享为主要特征,作为知识载体的人力资本所有者是该类型企业的首要资源,与主要依靠物质资本来衡量企业实绩的传统企业相比,不断地为企业创造着远远超过物质资本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成为企业经营绩效的首要贡献者。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本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人力资本,它以知识和技能为主要特质。随着特质型人力资本要素在知识型企业中的地位逐渐攀升,人力资本享有剩余产权对激励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对知识型企业剩余产权配置对人力资本贡献程度的影响这一课题展开了研究。以知识型企业为研究对象,对知识型企业相关内容、剩余产权配置形式、人力资本贡献度构成的本课题研究系统要素进行了基础理论分析。以实证工作设计为支撑,对知识型企业剩余产权配置对人力资本贡献度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具体为:以电子信息、计算机软件、通信和生物制药四大行业领域中的50家知识型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对衡量知识型企业经营绩效、企业剩余产权配置、人力资本贡献度三要素的变量指标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借以统计分析工具,首先运用因子分析法对知识型企业经营绩效进行综合评价,以比较人力资本贡献度、物质资本贡献度分别对企业经营绩效的贡献程度大小,以此作为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产权配置的有力依据。其次,选取知识型企业高管人员占董事会比例、董事长兼总经理、管理层持股比例、技术员工持股四个充分反映剩余产权配置的变量与人力资本贡献度的关系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分析结果为:知识型企业高管人员占董事会比例、管理层持股比例、技术员工持股对人力资本贡献度存在显著性的影响,而董事长兼总经理变量对人力资本贡献度的影响不显著,验证了本文研究假设和模型构建的合理性,从而为进一步探究知识型企业剩余产权配置的合理性、目前知识型企业内部治理结构调整和改善提供决策参考和依据,推动以激励体制为核心的知识型企业制度不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