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态原子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基带与激发带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topher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光阱约束下的碱金属原子具有自旋为1的内部自由度,它们的玻色一爱因斯坦凝聚因此呈现丰富的物理现象。大部分旋量玻色爱因斯坦理论仅仅考虑了凝聚体总自旋在某个方向分量的守恒。实际上旋量凝聚所涉及的两体散射相互作用形式不仅保证了总自旋在某个方向分量的守恒,而且保证了总自旋守恒。利用母配分系数法可以研究总自旋守恒带来的物理效应,结果表明总自旋守恒会给系统带来额外的对称性限制,导致旋量凝聚的基态和低能激发态具有能带结构,使空间密度分布依赖于总自旋。 本文首先综述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和旋量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基本理论以及研究现状.然后讨论了总自旋守恒的<87>Rb原子旋量凝聚的单粒子第一激发带,利用母配分系数法导出了第一激发带所满足的耦合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并对其进行了数值求解.通过精确调整数值解的试探参数,在10<-10>的精度下得到了<87>Rb原子旋量凝聚单粒子第一激发带的能态结构和空间密度分布与体系总自旋的关系。结果表明<87>Rb原子的第一激发带和基带交叉;发现<87>Rb原子相对于<23>Na原子其总自旋效应更为明显,空间波函数对于总自旋的依赖更为敏感。我们分析了<87>Rb原子单粒子第一激发带在大Ⅳ情况下的近似解析解。利用Thomas-Fermi近似和微扰的办法,我们得到了第一激发带各能级波函数和能带的近似解。结果表明在大Ⅳ情况下,第一激发带空间波函数的总自旋效应更为明显,总自旋大的态空间波函数趋向于在凝聚体中间分布,总自旋小的态倾向于表面分布。结果还表明在大N情况下,第一激发带的底端会穿越基带的底端,使得凝聚体的能量最低状态为总角动量不为0的单粒子激发态。 接着,本文研究了非球对称光阱中自旋为1原子旋量凝聚的能级结构和空间密度分布,导出了雪茄形光阱中准一维凝聚的基态和第一激发态所满足的普适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对<23>Na和<87>Rb两种具体原子体系用虚时间法进行了数值求解,在10<-10>精度下得到了雪茄形光阱中两种原子旋量凝聚的基态和单粒子第一激发态的能带结构和相关的空间密度分布。结果表明光阱的形变能影响旋量凝聚的能带结构,大的形变能增强凝聚体的总自旋效应,导致基带和第一激发带的能带展宽,空间波函数对总自旋依赖效应的增强以及发生基带和第一激发带能带交叉所需原子数的减少。结果还显示,与球对称光阱不同,在非球对称光阱下光阱形变程度对<23>Na的影响比对<87>Rb更为显著,使得前者表现出更明显的总自旋效应。在大N极限下,我们给出了总自旋S较小时适用的解析近似解,对单粒子激发态的解析近似解的分析表明, <23>Na原子和<87>Rb原子的单粒子激发态在大N情况下有不同的分布趋势,这种分布差异导致光阱形变对<87>Rb原子激发带具有更大的影响。
其他文献
BEPC的运行能量范围为2-5 GeV,其反应过程的典型能标位于量子色动力学(QCD)可以进行某些预言和定量计算的能区低端。QCD对强子化过程的计算以及包括小动量转移的软过程的应用
学位
高分辨魔角旋转核磁共振技术(HRMAS NMR)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问世以来就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人体的脑、肝、肾、前列腺等组织及细胞的研究中。由于该技术实验方法操作简单,对
稀土发光材料广泛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其优异的光学性能一般取决于稀土离子和基质材料的性质。与稀土共掺的其他金属离子,也会影响发光材料的光学性能,它们为稀土离子的电子跃迁提供了更丰富的能级和能量传递途径,同时可以改变材料的晶体结构。本文采用声子能量低、理化结构稳定的的ZrO_2为基质,研究了金属离子Bi~(3+)、Li+和Yb~(3+)对稀土发光材料的发光性能的影响,讨论了它们对稀土离子发光的敏化条件
强相互作用的基本理论是以SU(3)为规范群的规范理论量子色动力学(Quantum Chromodynamics,QCD),由于QCD在低能区有很强的非微扰效应,目前尚无法直接从其基本拉氏量出发计算强子
学位
本文的工作旨在系统深入地研究铯原子Zeeman结构中电磁感应透明现象,实现光脉冲在电磁感应透明介质中的超慢群速度传播,并最终实现光脉冲在电磁感应透明介质中的存储。此外,通过
稀磁半导体因其在自旋电子学器件上的巨大的潜在的应用价值而引起广大研究者的关注。尽管已经制备出了具有室温铁磁性的物质,理论研究的进展也很快,但仍有一些关键问题尚待解决
本文以大型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的总控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原有总控系统的改造,建立了分布式的、能适应今后准稳态实验运行的总控系统,以满足核聚变实验的需要。首先在系统基本
学位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血脂代谢紊乱密切相关。研究表明氧化修饰的脂蛋白特别是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在动脉硬化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抗氧化剂如维生素C,布洛芬等能保护
NaZn13型La(Fe,M)13(M=Al,Si)化合物由于其价格低廉、环境友好且具有大磁热效应,有望成为优良的磁制冷工质。其磁性和磁热效应的研究对基础磁学和应用磁学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