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结构时域系统识别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ling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准确评定新建工程结构质量和在建结构服役能力,人们希望能够通过检测的手段把握工程结构的当前性态.工程结构系统识别技术利用动力检测得到的结构动力响应测量信息实现对结构模态和物理参数的了解,避免了一般静力和局部检测技术缺乏对结构整体特性了解的缺陷.该文对基于时域测量信息的工程结构系统识别技术进行了深入探讨,初步建立了利用时域测量信息进行大型复杂结构单元层次物理参数识别的基本框架.为明确工程结构时域识别问题的本质,该文首先对几种与结构时域识别相关的识别问题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广义平衡误差算法.该类识别方法涵盖了所有以系统的某种平衡为约束,以消除相应的平衡误差为目的的识别问题.工程结构时域识别方法的第一步应当将识别参数从真实结构的数学模型中提取出来.通过对结构有限元模型理论的分析,该文建立了基于反应力向量灵敏度的时域参数化方法,该方法将有限元动力平衡方程转化为以待识别物理参数为未知量的线性代数方程组.对识别方程的系数矩阵—反应矩阵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振型反应矩阵的概念.以振型反应矩阵的各行子矩阵作为一组基矩阵,可以张成一个线性的矩阵空间,结构在各时刻的反应矩阵落在该线性矩阵空间内.提出了特征试验的概念,并用其比较了基于动力试验识别方法和基于静力试验识别方法的优劣.对一个单元包含多个物理参数、多个单元物理参数相同的线性参数融合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解决方法.对未知荷载的存在对识别问题的影响进行了讨论,提出了直接消去法和直接代入法以解决存在未知荷载的情况和未知荷载时程完全相关的参数识别问题.通过对多种典型结构形式反应矩阵的比较,研究了结构时域识别问题的病态特性.病态的结构时域识别问题对测量噪声较为敏感,低水平的测量噪声使识别结果产生极大波动.为缓解结构时域识别问题的病态性质,该文考察了正则化方法在结构时域识别问题中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在存在测量噪声的情况下,带参数约束的正则化方法可以得到识别精度较好的识别结果;另一方面,由于时域识别的病态性,在考虑测量噪声的结构识别问题中,获得高精度的识别结果相当困难,应结合其他信号数据处理手段,以获得对结构真实特性的准确把握.建立了结构时域识别的超单元模型.对超单元模型的划分方法和超单元边界荷载未知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超单元识别模型的划分原则.分析结果表明,超单元方法可大大提高结构系统识别的效率.引入超单元边界荷载平衡为物理条件,在对超单元边界荷载的反演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结构大系统识别的分层递阶算法.识别算例表明,结构大系统分层递阶算法可以提高各单元边界荷载的平衡性.但是由于反演的超单元边界荷载误差因识别问题的病态性质而放大,所以结构大系统分层递阶算法的识别精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其他文献
在桩基础现行设计方法中,当桩基础受轴心竖向力作用时,假定各桩的桩顶作用效应相同。由于在此假定下,各桩同时进入极限状态,每根桩的可靠性都代表了整个桩基础的可靠性,因此研究单
在我国城镇化推进的过程中,工程结构的安全性问题一直比较突出。除传统的安全问题外,结构规模的加大、建筑形式的更新和新型材料的运用,使得结构在局部损伤下发生不成比例破坏的
该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价值工程方法原理、给水管网设计和运行评价的价值工程方法、给水管网功能分析、价值分析、功能评价,并初步建立给水管网设计与运行评价价值工程方法体系
本文主要研究在氯化物环境下未开裂混凝土中钢筋腐蚀机理并建立预测钢筋腐蚀速度的模型。首先分析了氯化物在混凝土中的传输机理;然后分析了干湿交替环境下混凝土中氯化物引起
土工格室是一种新型的土工合成材料,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的各个领域。本文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结合兰州312国道上的现场试验与MARC有限元软件仿真分析,对土工格室柔性结构层
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城市用地的紧缺,高层建筑物越来越多,为了监视建筑物在施工的过程和使用中的安全,需在施工过程及使用过程中对其进行变形观测;另一方面,为了进行科学研
该文以结构随机地震反应分析用的随机地震动为切入点,在归纳和总结国内外随机地震动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方法,进一步探讨了考虑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后的结构有效随机地
软土在我国广泛分布,它抗剪强度低变形大,如果处理不当,地基会产生局部或整体剪切破坏。我国铁路和公路建设中,线路经常要穿过软土路段,为了保证上部结构的安全正常使用,对软土路基
近年来,各地相继出现了一些建造在高层建筑上作装饰用或某些特殊用途的钢结构塔楼.国内外关于高楼顶加钢塔结构体系的研究很少,更缺少系统性的研究,也无设计规范可供参考.因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刚性钢框架梁柱连接具有极好的抗震性能,因此广泛应用于强震地区.但1994年的Northridge地震和1995年的阪神地震改变了人们的看法,地震中梁柱连接发生了脆性